龙陵农民拓展市场门路多

11.09.2015  10:17

   
  本报讯 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形势,龙陵县农民主动出击,通过学技创业、组团出海、农企结合等措施,积极谋划增产增收方法,不断调整农产品销售策略,鼓胀了农民“钱兜”。

  学技创业。坐落在大山深处的龙新乡绕廊村生存环境恶劣,以粮食生产为主,每到农闲季节,寨里的青壮年农民都要外出务工。今年以来,外出务工农民感到活计少了钱难赚了。村“三委”在县扶贫办支持下,举办了2期石斛枫斗加工培训班,培训村民283人,每人每月加工枫斗有1000多元的收人,带动700多户村民加工枫斗,拓宽了致富路子。据了解,龙陵县相关部门积极引导务工流,依托骨干产业开展大规模的技能培训,让外出务工农民返乡有活干能赚钱,返乡青年农民工积极参加技能培训,成为用人单位的“香饽饽”。今年上半年,龙陵县已举办石斛枫斗加工、生猪养殖、黄山羊(肉牛)短期育肥等实用生产技术培训班173期(场),培训农民1.8万余人次,96%的参加技能培训农民在农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业大户找到了就业岗位。

  组团出海。近年来,龙陵县积极组织外出务工返乡农民到经济发达地区揽耕揽种,拓宽增收路子。一般有两种劳务输出形式,即村“三委”组织,农民自发组团。全县每年到外县揽耕的农民达5000多人,实现劳务收入3000多万元,涌现出100多名承包经营土地几百亩、千余亩,年创产值几十万元的致富能手。龙新乡大硝河村农民闫永省带领30多名家乡子弟到芒市后谷咖啡基地打工,每人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全县像闫永省这样的外出务工团队有100多个,每个队(组)几人、几十人、数百人不等。腊勐乡中岭岗村“三委”,近几年来每年组织250多名劳力到芒市租赁土地1500多亩种植香料烟,由村党总支书记担任劳务输出队队长,每年售烟收入达330多万元。村民赵春贵夫妻每年随团到芒市租赁土地10多亩种植香料烟,每年有3万余元的收入,过上了富裕生活。与此同时,村里还引导外出揽耕村民转移土地300多亩给在家的村民种烟,有30多户村民在土地流转中圆了“种烟大户梦”。

  农企结合。龙陵县通过依托城镇和工业园区盘活土地资源,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开展以商、以工养农之路,农企商贸结合,使农民在危机面前不失业、就业保致富。近年来,龙陵县着力培植新型工业带,打造“一园四片区”,即:县城工业园区,黄草坝片区(以硅冶、煤化工为主),勐柳片区(以生物资源加工及物流为主),勐糯片区(以制糖和铅锌冶炼为主),城区黄龙玉片区(以黄龙玉加工交易为主)。现在已落户工业园(片)区的企业有建材、矿冶、黄龙玉、石斛、茶叶等100多家,吸纳万余农民到企业务工,辐射带动5万余农户依托园区发展种养加工业,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不少农民将土地合理流转出去,然后在园区打工,有了地租和工资双份收入,种地效益实现了翻番。去年,该县引进云南恒冠泰达公司投资2亿元种植褚橙3万亩,已流转土地7800多亩,公司兑现了首期租金,完成了种植户“网格”组建,当地2000多农民进褚橙种植园务工,成为“双薪”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