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龙虎山保护生态优势 推进绿色崛起

07.09.2015  12:13
龙虎山景区开发围绕“一廊三区四核多片”规划布局,实行分级保护,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突出景观资源特点,坚持可持续发展,注重系统性协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龙虎山景区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龙虎山对外开放的“金字招牌”。近年来,南宁龙虎山景区立足推进旅游强省、旅游强市发展战略,以产业集群发展为方向,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促进旅游产业升级转型,实现景区跨越发展。


龙虎山景区开发围绕“一廊三区四核多片”规划布局,实行分级保护,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突出景观资源特点,坚持可持续发展,注重系统性协调。同时,景区摒弃走单一项目逐个发展难见成效的老路,通过把旅游要素聚合、产业拓展、功能复合,促成与旅游活动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和横向产业组成的产业体系、产业群体的聚合与集成,全力打造两大旅游产业极核,重点形成三大旅游产业区块,最终形成点、线、面结合的旅游集群发展网络。

今年,一批丰富景区旅游产品的项目全面启动,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寻梦龙虎山》已于4月正式上演;《龙虎山地质花卉公园》已于3月试营业;大型旅游商业综合体逍遥城已进入室内装修阶段,预计11月开街;全球首家4D漂流项目《圣井山漂流》将于年内开漂,《梦幻乐园》、《天师林文化旅游景区》、《仙人城景区》等23大重点项目都在火热建设中。一个个项目的建设,不断丰富着龙虎山景区旅游产品,壮大着旅游经济,也带给了游客更新鲜的旅游体验。

在加快旅游产业飞速发展的同时,龙虎山景区对原生态的保护及修复更是竭尽全力。景区高规格科学编制的《龙虎山风景区总体规划》、《龙虎山风景区概念性规划》,明确了严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态旅游建设规划理论及技术指标体系,建立起“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体系。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是始终贯穿《寻梦龙虎山》大型实景演出的创作理念。全场不设置固定观众席,避免破坏环境的环保理念,源于对山水的尊重;“行进式”的观演方式,便于人们更好地与山水对话;采用充电装置的观众船避免了对水体的污染,节能环保;巨大天然崖壁上的裸眼3D投影,是人与自然共同创作的结果。

在推进龙虎山景区的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崛起的进程中,生态优势始终是主旋律。龙虎山核心景区森林覆盖率达到91%,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5倍,居全国各著名景区前列。在景区内的泸溪河边,已经连续多年发现来这里越冬栖息的中华秋沙鸭群落。同时,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莼菜也在这里被发现。据记者了解,龙虎山上还建有国家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里面种植有乡土树种罗汉松、银杏、女贞、碧桃等200多种,各类滨水植物水杉、鸢尾、风车草等20余种。

龙虎山的生态优势在培育旅游产业、招商引资,增强对外吸引力,增强发展竞争力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特别是随着“旅游强省”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龙虎山以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与国家旅游发展综合示范区为总抓手,按照“规划统领、项目带动、改革突破、跨越发展”的总要求,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加快转型升级,努力朝着绿色崛起的目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