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黑心棉”老板坑爹 父亲盖自家产棉被全身瘙痒

11.04.2015  13:01

  纤维原料被堆在露天池里发酵

    “我卖的棉絮是白的,怎么会是‘黑心棉’呢?”面对执法人员的现场查处,一家“黑心棉”加工窝点的老板极力狡辩着……他已是第二次因生产“黑心棉”被查了,上次被查时他还是小工,如今却已当上老板。10日,省质监局和公安厅联合行动,对昆明市官渡区宝丰村和渔村等地展开“黑心棉”联合整治行动,捣毁生产加工窝点5个,查扣棉絮成品592床、婴幼儿抱被成品500床、原料5.82余吨、纱布2卷、回收废旧棉絮97床,拆解扣押“黑心棉”生产设备5台件。

     已是二次被查

    为赚钱重操旧业

    从小工升级成老板

    上午9点多,记者跟随执法人员来到位于渔村的一家“黑心棉”加工窝点,这是间三层楼民宅,从外面看与周围房屋没啥区别,可走进屋里,却发现遍地都是发黄、发黑或长霉的脏棉絮,空气中弥漫着粉尘和刺鼻的气味,令人作呕。

    执法人员刚到时,民宅内只有一位老人和一名4岁的小孩。不多久,一个全身上下沾满棉絮的男子走了进来。经询问,他就是这个黑窝点的老板李天华,刚开始他还多番狡辩,不愿承认加工的是“黑心棉”,可面对执法人员出示的铁证,最终低下了头。

    李天华今年30多岁,临沧人,来昆明3年多了。他曾做过混凝土工,后来又跟着一个浙江老板加工“黑心棉”,去年这个黑窝点被端掉时,他就在现场。

    为赚钱,李天华不久后重操旧业,而这次他不是做小工,而是当老板。为什么不干点正当活计呢?李天华给出的理由很简单:“打工拿不到钱,干这个很有赚头。

     其父深受其害

    盖自家产的棉被

    一个月不到全身瘙痒

    很多市民认为,“黑心棉”应该是黑色的才对,其实这种看法有误区。省纤检局的棉检师刘畅介绍,一部分“黑心棉”的确是黑色的,但准确地说,“黑心棉”是用法律明令禁止的原料制成的劣质絮用纤维制品,如废旧衣物、工业废料、医用废料、殡葬用品等。有些“黑心棉”是用废旧聚酯纤维打碎后经过漂白处理,表面看颜色很白,但因为是违法的,而且对人体健康有危害,也被称为“黑心棉”。

    刘畅告诉记者,“黑心棉”弹性低,易板结,不仅用着不舒服,而且还含有各种有害化学成分,因为多数未经过消毒,可能会导致皮肤过敏,产生红色斑点、瘙痒等症状。重则会导致牛皮癣等皮肤顽疾,引发哮喘、呼吸道等疾病,甚至会引起中毒反应。

    李天华64岁的父亲就吃了“黑心棉”的苦头。他上个月从老家来昆明帮忙带孙子,盖的就是自家产的棉被,用了还不到一个月,就全身瘙痒难耐,不得不擦药水止痒。说话间,老人拿出摆放在床边的药瓶给记者看,瓶上清晰写有“止痒消炎”4个字,至于效果,老人表示不明显。

     为何屡禁不止

    市场空间大

    产业链很难掌握

    昨天的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50余人,被捣毁的5个生产加工窝点中,其中一个是原料加工点,另外4个为“黑心棉”的生产加工点。

    讽刺的是,这些“黑心棉”还主打“温馨牌”,并大言不惭地号称“给你一片温馨,伴你一生幸福”。此外,还贴上了“双喜牌”、“娇阳牌”等多个品牌的标签,包装跟正品几乎完全相同。不过,只要拆开棉絮,黑的、黄的就全露出来了,用手轻轻一搓,立马变成粉尘,还有很多灰……

    “最便宜的16元一床,还有19元、20元的,包装稍好一点的要28元/公斤。”一家黑窝点老板赵良根告诉记者,16元一床的双喜牌棉絮有3公斤,而原材料从0.5~0.9元/公斤不等,多是由别人送来卖的,加工好的成品,最贵能卖到七八十元一床,扣除成本,利润很可观。据介绍,做出的成品基本卖给小商店,与他家有经常性业务往来的小商店就有20多家。

    那么这些“黑心棉”一般都卖给谁呢?执法人员表示,多数卖给了学生以及进城务工者等一些低收入群体,由于违法成本低、市场空间大,导致“黑心棉”的监管难度越来越大,“总的来讲,‘黑心棉’的整个产业链很难掌握。”本报记者 茶志福

编辑:张钊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