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区抓紧抓实秋收确保颗粒归仓

28.10.2015  22:50

国庆节期间,笔者走进麒麟区乡间田野,稻花香、玉米黄……一幅幅多彩的丰收画卷展现在眼前,各地群众趁着假期和晴好的有利天气忙着收获晾晒秋粮,田间地头,到处都是群众忙碌的身影。

来到珠街街道墩子村,一畦畦金黄的水稻在微风中荡起层层波浪,弥漫着清幽的稻香。“前期雨水多有点担心,近期气温升高,穗子还算饱满,都低下头了,好收成没问题。”一位姓潘的大爷高兴地说。据该街道农科人员介绍,由于今年水稻成熟前后持续阴雨给秋收工作带来影响,该街道及时组织投入打谷机9100多台、收割机20多台、各类农用运输车辆8000余辆用于水稻收割,同时各村(社区)组织秋收义务帮扶服务队,对特困户、外出务工户进行结对帮扶,确保成熟水稻颗粒归仓。

在潇湘街道石灰窑村,许多山区农民也穿梭在田间地头,忙着收获成熟的玉米和蔬菜等农作物。从村中走过,一串串黄橙橙、金灿灿的玉米挂满村民院子,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烤烟地里套种的秋马铃薯,郁郁葱葱,长势良好。一村民告诉笔者,秋收季节,邻里乡亲互帮互助,大家有说有笑就收完了地里的庄稼,国庆节成了他们忙碌的劳动节。

今年以来,该区围绕全年粮播面积及产量生产工作目标任务,早计划早部署早安排早落实,切实抓好春季备耕生产工作,确保大春生产满插满种。以“百千万”高产创建为载体,完成区级粮食作物高产创建2.3万亩,完成粮食作物间套作37万亩,创建水稻软盘标准化育秧机械化插秧2000亩示范样板,玉米机播示范样板1000亩,推广洋芋机播、机收示范样板500亩,大小麦机播机收示范样板500亩。同时抓住大春作物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组织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查苗情、查墒情、查病情,全面掌握大春作物当前的生长情况,根据各种作物不同的苗情和长势,分片区、分种类对不同农作物进行分类指导,制定有针对性的田间管理方案,手把手、面对面地指导农民因地、因苗、因时抓好中耕管理,为秋粮丰产丰收奠定了基础。

该区农业部门科技人员和镇(街道)各级干部放弃节假日,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民解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大科技宣传力度,积极开展科技入户工程,真正为秋收冬种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农机部门积极做好小型秋收机械使用的指导工作,充分发挥机械收割的优势,提高机械利用率,加快秋收进度。安监部门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在积极做好农机安全教育培训的同时,还加强田间作业安全检查力度,及时纠正农机手的不良驾驶,杜绝秋收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粮食部门积极引导农户购置“小粮仓”,帮助农民解决粮食存储困难,确保秋收粮食颗粒归仓。据农业部门介绍,该区坚持以稳粮保收为根本,围绕今年夏秋多雨气候积极抓好粮食生产中耕管理及灾害预防工作,大春粮食作物长势良好,全区种植大春粮豆作物30.33万亩,完成计划的108.3%,全年大春粮食生产预计产量可达1.65亿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