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男童吃素鹌鹑蛋窒息而亡 父母状告一食品公司索赔16万余元

06.01.2016  13:10

    5岁孩子在食用海藻魔芋相关产品后,食物卡入气管,送医后,孩子经抢救无效死亡。为此,孩子的父母以儿子食用了厂家生产的有缺陷的海藻魔芋“素鹌鹑蛋”后致窒息死亡为由,将昆明的一家食品生产公司告上了法庭。

     鉴定

     素鹌鹑蛋卡住气管致机械性窒息死亡

    肖先生一家是四川人,2014年10月15日,肖先生在当地一家商户经营的商店里买到海藻魔芋(“素鹌鹑蛋”)带回家吃。因为素鹌鹑蛋已经是加工好的成品,回家后,家人直接拿了3粒素鹌鹑蛋给5岁的儿子小言(化名)食用。

    不想,在食用素鹌鹑蛋后,小言被食物卡入气管,突然当地全身发绀,神志不清。父亲肖先生和妻子急忙送小到医院抢救,可最终,肖先生夫妇还是没能挽留住孩子的生命。

    之后,司法鉴定中心对小言的死亡原因进行了鉴定,鉴定人员从小言的气管处发现了一块2.8cm×2.0cm的椭圆形透明物体(“素鹌鹑蛋”)。最后,鉴定中心给出了鉴定结论,小言死亡原因符合因食物卡入气管入口处致机械性窒息死亡。

     孩子父母认为食品有警示缺陷

    小言的父母认为,厂家生产的海藻魔芋(“素鹌鹑蛋”)存在缺陷,素鹌鹑蛋无规格标注及安全提示,且素鹌鹑蛋的颗粒规格存在安全隐患,造成了自己仅有5岁的儿子在食用素鹌鹑蛋后窒息性死亡。且素鹌鹑蛋属于胶冻类产品,应该参照果冻等胶冻食品产品的外观包装,附上安全食用提示,可该产品有警示缺陷。

    肖先生夫妇找到商户查证,发现素鹌鹑蛋由昆明一家食品公司生产。为此,肖先生夫妇以儿子小言食用了该家公司生产的有缺陷的素鹌鹑蛋后窒息死亡为由,将该公司诉至法院,索赔各项损失16万余元。

     被告

     未能证明食物来源,监护人应承担责任

    2015年2月2日,官渡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这起产品生产者责任纠纷案。

    庭审中,这家食品生产公司则认为,该案中所涉的海藻魔芋食品并非他们生产、销售。他们公司具备相应食品生产条件,取得相应食品生产许可,其食品经检验是合格的,无毒无害,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公司认为肖先生夫妇应起诉个体工商户。

    同时,食品公司认为肖先生夫妇是小言的监护人,此事应由监护人承担责任。小言住在四川省会东县,事发时小言的父母向当地派出所报案,但对于小言当时是吃了什么东西卡住却未能说清,而且也不能排除小言因其他原因发生危险致死,或是当时在打闹、嬉戏、玩耍等情况下进食发生危险。因此,他们认为,小言的死亡,监护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判决

     法院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经审理,官渡区法院认为,肖先生夫妇以其子小言食用了该食品生产公司生产的有缺陷的素鹌鹑蛋后致机械性窒息死亡为由,诉至法院,要求对方赔偿经济损失。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本案中,肖先生夫妇认为儿子小言是食用了该公司生产的有缺陷的素鹌鹑蛋后,才因食物卡入气管入口处致机械性死亡。但对此,肖先生夫妇并未能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小言所食用的素鹌鹑蛋为该公司生产,因此,法院判决驳回了肖先生夫妇的诉讼请求。

     声音

     建议在魔芋食品包装上加安全提示

    记者调查发现,昆明市场上未见该厂家生产的同款产品,但目前昆明市场上也有不少的魔芋素食,有块状的魔芋豆腐,还有条状的魔芋粉条、魔芋面以及椭圆形的“素蛋”,500克价格在5-15元不等。

    走访中,有市民建议,像魔芋食品确实比较滑,小孩和老人在食用的时候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建议生产企业在魔芋食品包装上也加上一些安全使用的提示,比如“勿一口吞食,老人儿童需监护下食用”等警告标志提醒消费者。

     孩子被食物卡住 父母别盲目乱拍

    幼儿危险意识不强,吃东西时很容易发生意外。因此,有医生建议家长们注意以下几点:孩吃东西时不能大笑;小孩吃东西时不应来回跑动;家长应该在一旁陪护。

    如果一旦不小心出现小孩被噎住的情况,家长应该第一时间进行急救,父母不能盲目乱拍。

    1可先采用5次拍背法:将患儿的身体扶于救护员的前臂上,脸朝下,救护员用手支撑患儿头部及颈部,用另一手掌掌根在患儿背部两肩胛骨之间拍击5次。

    2若堵塞物仍未排出,实施5次压胸法:使患儿平卧,脸朝上,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侧,或取坐位,并使患儿骑在抢救者的两大腿上。

    3抢救者将手指放在患儿胸廓下、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下重击压迫,但要刚中带柔。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异物排出。(都市时报 记者林舒佳)

编辑:王莹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