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电影人举办《百鸟朝凤》专场活动悼念电影大师吴天明

16.05.2016  05:49

百鸟朝凤剧照

百鸟朝凤》剧照

活动现场座无虚席。

电影《我是大神》剧组参加活动。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孙瑞婷 5月9日,云南电影人举办《百鸟朝凤》专场活动悼念电影大师吴天明,152名电影人齐聚滨江保利影院,观看、讨论了这部讲述唢呐艺人的经典作品,并聆听了唢呐青年艺术家带来的现场演出。

    电影《百鸟朝凤》讲述了新老两代唢呐艺人李岷城与陶泽如为坚守信念所产生的真挚的师徒情、父子情、兄弟情,于2016年5月6日在中国大陆上映。参加活动的152名嘉宾来自电影行业的出品方、制片方、发行方、评论协会、影视教育、媒体宣传等各个环节,观众带着敬畏之心欣赏了吴天明导演遗作《百鸟朝凤》,随后,在昆明FM105主播高原的主持下对作品进行了讨论。值得一提的是,活动主办方还邀请到唢呐青年艺术家,现场为观众带来唢呐演出,让大家从戏里戏外零距离感受民乐的魅力。

    交流活动中,云南省文联副主席,著名导演、演员夏嘉伟真情流露:“今天,我们在这里一起观看吴天明导演遗作《百鸟朝凤》,是为表达云南电影人对这位电影界巨人的缅怀和哀思,从《老井》到《变脸》,吴导的作品无一不是中国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艺术作品,他为中国电影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云南有着丰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己拍的影片却少之又少。但相信,在座的各位都在努力创作、默默耕耘着,收获的季节总会到来。”最后,夏嘉伟还用吴天明对青年导演的一句鼓励来表达崇高的敬意,并与众人共勉,“踏踏实实拍电影,少搞些虚头扒脑的东西"。

    著名作家影评人内陆飞鱼认为,《百鸟朝凤》是一部有着工匠精神的电影,不玩花样以情动人,实景、实物似泥土里长出来。电影中的唢呐技艺和吴天明八十年代以来最拿手的黄土地美学一样即将失传,陶泽如戏骨上身,走向山野的背影有些苍凉。他感叹:“也许导演有某种预感,电影有自我致敬,主角叫天鸣,长得像《人生》里的周里京,有向天而鸣之意。

    著名影评人王恩泽看完电影后谈到“现实主义之外的现实主义”问题,他说:“这部电影是于上周五上映的,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备受瞩目的电影登录内地院线,就是美国漫威公司的《美国队长3:内战》。 最后国内电影市场给出的答案也显而易见,《美队3》在三天之中狂揽6.3亿,而《百鸟朝凤》只收获了可怜的150万。”在王恩泽看来,这两部电影虽各有千秋,然而现实就像电影中唢呐班子面对新兴西洋乐队一样,即使再奋力地吹奏,围观的人群却还是站在西洋乐那一边。国产电影不仅需要更多创新的东西来带来惊喜,同样,就像电影里说到的“唢呐,是一门匠活,需要担当和责任,需要传承”,电影也如一门匠活,需要更多对传统的传承,就像吴天明导演一直在做的那样。

    据悉,此次纪念活动由云南保利影院,胖哥电影俱乐部主办,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云南省影评家协会,昆明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昆明镜像世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FUN肆协办。

编辑:徐毅杰责任编辑:徐毅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