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通接受发改委60亿罚款 创中国反垄断罚单之最

10.02.2015  21:06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历时14个月,国家发改委对高通的反垄断调查的结果在纽约时间周一收盘后终于新鲜出炉。电信行业的专利巨人美国高通宣布,接受中国国家发改委高达60.88亿元人民币的处罚,并且将在中国境内推行一揽子的整改措施。

  这一纸刷新了我国反垄断处罚史的罚单,事实上也是高通在全球真正认账的第一张反垄断罚单。14个月的办案过程经历怎样的波澜,高通的整改又将给市场整体带来怎样的效应?

  9.75亿美元,高通公司在四天前收到了的来自中国国家发改委的处罚通知书,依照2013年的平均汇率,这张罚单价值人民币60.88亿元,是当年高通2013年在中国营业额的8%,同时高通将按照此前提交的方案进行整改。

  高通中国区副总裁赵斌:有些方案的达成消除了我们在中国业务上的不确定性,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把所有的经济和资源用于支持在中国的客户和合作伙伴。

  与“中国政府有意为难外国企业”的腹黑猜测相反,国家发改委是在接到举报后,于2013年11月,开始对高通进行反垄断调查。鲜为人知的是,举报者恰恰是两家美国企业。自此,14个月的时间里,发改委与高通的交锋,整整进行了28轮。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我们跟他们谈的有28次的这种交流,高通把所有的情况都讲的很清楚,他们想表达的意见也充分的表达了。那我们也做了充分的说明,他们的律师这28场都是场场都是从头到尾参加的。

  而一系列你来我往的举证和申辩之后,高通终于低头认错,虽然在接到处罚决定书之初,曾有意申请听证,但到了周一却主动撤销申请,不再做挣扎。

  许昆林:为了确保他们的权力,实际上是有个小细节,就是他们递交了一个听政的申请。但到最后一刻他们认为也没什么要争辩的了,所以他们把这个听政的申请又撤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