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曝新骗术:上课玩手机被冒牌老师没收 昆明未出现

28.11.2014  16:39

     88%的受访大学生承认上课会玩手机

    有不少高校的官方微博转载一条题为《高校学校出现新骗局》的消息,其内容为:“学生上课时,突然进来一个貌似学校老师或领导的陌生人,走进教室和授课老师交谈后,然后没收玩手机的同学的手机。但没收手机的陌生人,其实就是骗子。

    走访中,昆明的几所高校并没有出现过这种骗术,大学生则认为这种骗术是利用学生违规玩手机心虚的心理才能得逞,也有同学认为这是学校管理制度松懈所致。律师则表示,学校不是执法单位,老师其实没有权利没收学生的手机。

     走访 本地暂未出现类似骗局

    “我们学校平时也有老师在上课期间到教学楼巡视,但一般都不会随便进入教室。”云南财经大学的苏老师说。

    学生上课玩手机等电子产品很普遍,巡视的老师主要是查看学生到课率,并不会干涉学生玩电子产品,更不可能冲进教室没收设备。“虽然校园都是开放式的,大门可以随意进出,但上课后课堂是不允许有陌生人随意进出的。”对此,云南师范大学李老师表示。

    “教职工之间基本都认识,就算有的叫不上名字,一见面就知道是本校同事。如果有人要冒充老师没收学生手机,很容易被识破。并且校园内多处都安装了摄像头,一旦大家回过神也能很快将骗子抓住。”昆明学院刘老师介绍。

    对于“没收手机”的骗术,有学生建议,学校应当及时将管理制度公告,并标明巡查人员信息,提高学生辨别能力,同时,加强保卫工作。

     讨论 老师该不该没收手机

    “没收手机”的骗术在网上引起不少网友讨论。有网友认为,学生上课违规玩手机被逮后的心虚才让骗子有了可乘之机,安安分分听课不就没事了?

    随机采访中市民则表示:作为文明产物的手机,却已经成了不文明的载体。不光是在课堂,在会场、电影院、会议室、手术室外家属等候区等场合,不文明使用手机十分令人讨厌,相信很多人对于此是感同身受。尤其是在一些学校,学生在课堂上不文明使用手机现象,客观地说,甚至已经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

     律师 老师无权没收手机

    “老师有没有权利没收学生的手机?”针对这个问题, 昆明明远律师事务所郑律师表示,根据《物权法》相关规定,手机等电子产品属于个人的合法动产,任何个人与机关(除执法机关外)无权占有或扣留,所有人有权对侵犯合法财产的个人以及机关(除执法机关外)要求财产复原和归还。

    因此学校可以规定学生不允许带手机上课,但无权规定老师可以没收以及扣留手机。学校再怎么样也只能是学校,永远都不能成为执法单位,而某些学校有规定老师可以没收手机,此规定与法律相冲突,是违法规定,照例应该废除。但实际情况是有些学生上课玩手机影响学习,老师出于无奈才没收其手机,从情理的角度也说得过去。

    他山之石

    美国禁止学生带手机上学

    在美国的很多州,都禁止学生带手机上学。纽约2006年起严格实施各级公校生禁带手机上学,甚至动用校警检查没收学生手机。这曾引起巨大争议,很多人认为,只要学生不在上课期间使用,校警就无权没收学生手机。但直到现在,教育部门仍尚未考虑放宽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规定。他们坚持认为,带手机上学会干扰学校的教学秩序。(都市时报 记者李晨晨)

     街谈巷议

    上课时别玩手机了

    学校长期以来以“家长”自居,学生则会配合老师的决定,所以,当骗子出现时,学生总会乖乖地交出手机,让骗子得逞。

    一方面,骗子的得手源于思维定势——没收玩手机同学的手机在学校是正常的管理手段;另一方面没收手机却也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而作为教育机构的学校显然没有这样的权利。

    面对自制能力较强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权利和隐私,任何时候都不能以一句粗暴的“小孩子没有隐私”来解决问题。

    但换个角度看,记者调查中88%的同学都承认上课会玩手机,这难道该被忍让和纵容吗?上课玩手机往大处说是不懂得尊重别人,往小处说则会影响学业。虽是一场骗局引出的话题,但在这里真想大声疾呼学子们“上课时别玩手机了!”(都市时报 评论员王岱)

编辑:廖拓溪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