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峰航线片马镇 昔日抗日之地今朝旅游小镇

07.07.2015  12:51

编者按

作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三大战场之一,云南尤其是滇西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组织全媒体采访小组分别深入当年饱受战火摧残的怒江、保山和德宏,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主题,将以全景式历史画卷呈现云南在全民族抗战版图中的地位、发挥的重大作用、作出的巨大牺牲;展现云南70年巨变、边城重生走向繁荣、战地变成改革开放热土、8000里边关变成共和国坚固防线的奋斗历程。

片马镇全景 通讯员罗金合/摄

名词解释

驼峰航线

1942年5月,日军侵占缅甸,切断“滇缅公路”,阻断了外界援华抗战物资的运输,之后,为保障抗战物资能继续运送到国内,中美联合,共同开辟了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至昆明的空中通道,这条空中通道便是著名的“驼峰航线”。“驼峰航线”始于1942年,终于二战结束,在3年零3个月的时间里,“驼峰航线”向中国运输了80万吨战略物资。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驼峰航线”的空中主战场之一,其境内海拔3000多米的高黎贡山也是驼峰航线必经地区,40多架“驼峰航线”飞机在其境内坠毁,迄今已经发现了27架坠机的残骸。目前陈列在泸水县片马镇“怒江驼峰航线纪念馆”的C-53运输机就是其中之一。

片马,一个边境小镇,历史上曾多次遭到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欺侮,从100多年前抵抗英国殖民主义的入侵,到70多年前的全民族抗击日寇,当地各族人民经历了无数次磨难与抗争。但由于当年没有强大国力的支撑,片马几度遭遇侵占和割让。

新中国成立后,片马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在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后,小镇旧貌换新颜,迎来了巨大发展。

边境小镇旧貌换新颜

7月3日,记者一行首先来到位于边境的泸水县片马镇。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繁华的小镇——宽敞的道路和街道两旁林立的房屋,街面的一楼是一间间紧挨着的商铺,饭店、旅社、超市等应有尽有。

在一个专卖木制茶盘的商铺,老板马先生告诉记者,他是腾冲人,10年前成家后与妻子来到片马经商,现在生意已小有规模:“除了这间商铺,还开了一间小超市,妻子平时帮我守店之余,学会了做十字绣,每月大约有1万元的毛收入。

听当地人说,片马现在常住人口有好几万,但属于这个边境小镇的本地居民只有1000余人,街面上的大量商户都是外地来的。在上世纪90年代,片马最热闹时常住人口近20万。“50多年前,片马还是个小村子,街道也只有一两条,真正发展起来就是在改革开放后的这几十年时间。

日军在片马修建的碉堡 通讯员罗金合/摄

C—53残骸见证驼峰航线

在片马镇街头,一个形似“”的建筑十分显眼,这就是怒江驼峰航线纪念馆和片马抗英胜利纪念馆,也是国内目前唯一陈列驼峰坠机残骸珍贵文物的展馆。

在怒江驼峰航线纪念馆,一架军绿色的飞机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它就是中国航空公司的C—53运输机,是遗留在地面上最完整的驼峰运输机坠机。记者注意到,飞机的机身和一侧机翼上,白色的“”字格外明显。慕名而来的游客专心地看着电视里播放关于发现、搬运这架C—53运输机全过程视频,之后,大家排队拍照留念。

在纪念馆的后方,坐落着片马抗英胜利纪念馆,馆内实物、图片、文字见证着当年那段历史。

据片马边防检查站政委余志刚介绍,他们每年都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包括组织官兵观看二战纪录片,以此铭记那段历史。

边防卫士护卫国门安全

中午,在片马口岸雄伟的边检大楼前,两名官兵正在对出入边境的人员和车辆进行逐一检查。交谈中记者得知,出入的边民有的是探亲,有的是经商,而车辆多是运输两地货物。负责检查的官兵分三班昼夜值守,捍卫着国门安全。

在联检大楼右侧不远处,一座雄伟的建筑映入了我们的眼帘,随行的边防战士介绍,这就是片马口岸的国门,每天都有很多往来于边境的各型车辆和边民在此出入。放眼望去,两名威武的武警战士挺立国门下方,正在执勤站岗。“我们每一班组两名战士在国门下一站就是3个小时,要向往来的两地客商、车辆和边民展现我们威严的军姿,展示我们的国防形象。”片马边防检查站政委余志刚说。

兵家必争之地片马风雪丫口

兵家必争变观光通道

海拔近3200米的风雪丫口是怒江州泸水县鲁掌通往片马口岸(今鲁片线)的一处交通隘口,作为茶马古道的一个必经之地,加之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风雪丫口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和交通要道。

73年前,日军侵入滇西后,派遣部队攻入片马抢占了风雪丫口,以此作为前方防御、威胁驼峰航线飞机飞行的战略据点。1944年2月,中国远征军攻下风雪丫口,日军腹背受敌溃退到缅甸,片马终于收复。

新中国成立后,我边防部队受命驻守,承担起了戍边卫国的重任,并为过往旅客提供服务和帮助。7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风雪丫口已由原来的战略隘口变为一个观光通道。

3日下午,记者一行进入丫口区域,大雾弥漫,能见度不超过50米。在当地导游的引领下,记者徒步爬上了右侧山头,眼前是一个用钢筋混凝土构筑的圆形建筑。当地人说,这就是当年日军在此修筑的碉堡,由于历时已久,顶部已经脱落,但站在上方,碉堡内包括3个机枪眼等仍清晰可见。站在碉堡上向下俯瞰,脚下是一条宽约七八米的通道,不时有来往车辆和运送物资的马帮从此通过。

杨汉申是龙陵县公安局民警,转业前曾在边防武警部队服役。“30多年前我曾多次在丫口驻守过,那时的丫口由于地理和气候环境恶劣,给守卡带来了很多困难。每当大雪封山时,为保证补给,我们都要徒步下山取物资。”杨汉申说,虽然时隔多年,但自己一直以来都为当年曾为祖国驻守边防而感到自豪和骄傲,“正因为有了无数边防官兵的驻守,我们才建起了强大的国防,才能保一方百姓平安。”(记者 崔敏 马楠 摄影报道)

首付
首付  首付【表情】【表情】万买地铁三室准现Zhifang.com
去年云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1%
云南省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保持优良,云南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全年未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Zhi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