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马铃薯无公害高产技术在勐海县示范成功

26.04.2016  10:26

 
  本报讯(记者 戴振华) 日前,由云南农业大学主持、多家单位参与的冬季马铃薯无公害高产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集成示范项目在勐海县试验示范取得成功。

  据介绍,冬季马铃薯无公害高产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项目是由省财政厅立项资助,于2012年至2014年与勐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合作,率先在勐海县冬闲田进行冬季马铃薯栽培技术研究。该项目针对勐海县冬季特有的气候特征和冬闲稻田特殊的土壤类型,课题组开展了品种比较实验、栽培模式实验和水肥药一体化栽培技术研究,在勐海县建立了冬季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水肥药一体化全新种植模式。

  2015年,由云南农业大学、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农科所进行技术指导,由勐海利富种植专业合作社组织实施,在勐海县勐遮镇曼洪村委会曼弯勒村民小组的300亩冬闲稻田进行集成示范。从2015年12月10日播种开始全程使用机械化操作,至2016年4月1日,仅用了110天时间即可采收。通过西双版纳农业部门组织专家组现场抽样测定,采收的马铃薯最大的单体重量达560克,亩产为2231.73公斤,亩产值超过8000元,亩产利润达5000元左右。

  据项目技术负责人于德才副研究员介绍,该项目集成了自主研发的3项核心专利技术,分别是冬季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种植配套栽培技术、冬季马铃薯大垄保墒密植栽培技术及冬季马铃薯水肥药一体化种植技术。项目实施形成的技术成果对西双版纳乃至云南省冬季马铃薯规模化、标准化种植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也为我国低纬度地区冬闲田开发利用探索了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