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局长在2014年云南省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推进会上的讲话

06.11.2014  10:22
 

在2014年云南省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推进会上的讲话

 

省     政     府    副    秘   书 长

                                省   政   府   食   安   办   主   任                           杨杰

省   食 品 药 品 监 管 局 局 长

 

(2014年10月27日)

 

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工作自去年启动以来,各地在创建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探索了许多好的方法。今天,我们召开2014年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推进会议,主要是交流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的经验做法,巩固创建成果,扩大示范效应,探索整体推进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的有效途径。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深刻领会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是提升食品安全工作的有效载体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工程建设,确保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是各级政府当前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食品安全涉及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多个环节,产业链长,管理部门多。其中一个环节的一个问题,就会造成所有监管部门的救火式检查,影响各部门日常监管工作。做好食品安全工作,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的共同关注和参与。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围绕“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食品工业发展战略和目标,确保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环境保护和社会诚信,走出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工业发展道路。进一步强化落实各级政府监管责任,领先实践科学监管理念,完善食品安全工作网络,积极探索有效监管模式,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和监管资源,实行全程监管,提高监管效果,提升食品安全各环节的监管水平。开展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是食品安全问题标本兼治的有效载体,是理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和制度的重要抓手。通过建设一批示范县市区,树立一批先进典型,推广一批先进经验,达到树立标杆,带动全省其他地区食品安全工作上水平、上层次。这是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提升和深化,是创新食品监管,确保食品安全的有效载体,也是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难得的机遇。

(二)开展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是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我省食品行业企业数量多,规模普遍偏小,大多还处于家庭小作坊生产,生产工艺和技术落后,从业人员文化素质较低,生产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资金投入少,行业准入门槛低,管理不规范,普遍存在散、乱、差等问题,在经营准入、设施设备、安全管理等方面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安全隐患,企业的安全意识、风险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也还比较薄弱,管理水平总体不高。开展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可以极大地提升食品行业管理水平,强化食品企业的主体责任、法律意识和自律意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通过开展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完善保障责任体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建立长效发展机制,是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建设、引领、规范食品产业发展也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途径。

(三)开展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是促进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食品工业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以年平均25%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产品品种丰富多样,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增长快、活力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对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促进消费、扩大就业、带动农民增收等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我国食品和农产品安全与质量门槛的提高,要适应和遵守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以及各地所制定的市场准入要求正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如果一个县市区食品企业食品质量和安全出了问题,被其他地区以安全和质量问题清查出当地市场,直接影响到整个产业、乃至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媒体曝光食品安全事件,极易引起公众恐慌,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开展创建食品安全县市区,抓好县市区的食品安全工作,是促进县市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需要。

(四)开展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是提升县市区形象的有效手段

食品安全环境是发展环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开展创建食品安全县市区工作,创建过程将是对各争创县市区良好人文环境的进一步提升和弘扬,对各争创县市区生活底蕴和养生文化的进一步丰富,对一些不良习气的进一步改造,对食品安全知识的进一步普及。可以说,在思想上、行动上、效果上都将给各争创县市区带来深刻影响。任何领域成功争创,都不仅仅只是一块金子招牌、无形广告,更是一个地方发展硬实力、发展软环境、提升地区形象的重要标志。开展创建食品安全县市区是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未来发展创造优势、赢得先机的迫切需要。

二、真抓实干,我省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工作进展顺利

通过精心谋划,周密部署,2013年,我省正式启动了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工作,在公开遴选的基础上,2013年确定昆明市嵩明县、昭通市鲁甸县、曲靖市麒麟区、玉溪市红塔区、楚雄州楚雄市、红河州开远市、文山州文山市、普洱市景谷县、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大理州大理市、德宏州芒市、迪庆州香格里拉县、临沧市凤庆县、玉溪市新平县、曲靖市宣威市、大理州鹤庆县16个县市区开展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工作。2014年又确定昆明市盘龙区,昭通市昭阳区,红河州建水县,保山市昌宁县,丽江市古城区,临沧市临翔区6个县市区开展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工作。

近1年的创建中,各地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顺利开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领导,为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

各创建县、市、区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开展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活动的通知》(云食安委发〔2013〕8号)》等文件要求,结合食品安全工作实际,成立了以县市区政府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参加的工作机构,为创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芒市 还同时成立十个创建工作小组,统筹推进创建工作。 景谷县 成立由县政府办公室督查室、县创建办有关人员组成的县创建云南省食品安全县督查工作小组,对各乡(镇)、各成员单位创建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时通报各项工作进展情况。

(二)精心谋划,细化创建工作措施

有关县市区制定并印发了开展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活动方案,进一步明确创建目标,细化工作目标和措施,明确职责分工和工作要求,确保了创建食品安全县市区活动的深入推进。 红塔区 将创建工作列为“红塔区行政机关目标倒逼管理重点工作”,严格按照“省级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进度时间表”对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定期进行督促检查。 大理市、鹤庆县 把创建食品安全县市区工作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工作内容,列为重点督查任务。同时,还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活动。 宣威市 把创建食品安全市与食品药品安全乡(镇、街道)相结合,全市28个乡(镇、街道)均申报了创建工作。 开远市 通过开好动员会、联席会、责任书签订会3个会,广泛动员全市相关部门、食品企业积极参与创建活动。定期通报创建情况,解决创建中的问题。并将创建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内容,制定督查工作方案,对创建工作开展督查,确保创建工作落实到位。 新平县 全面实施网格化监管平台。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把全县划分为“1个三级网格、12个二级网格,123个一级网格”,即行政村监管为一级网格、乡镇(街道)为二级网格、县级为三级网格,以三级网格为抓手、二级网格为基础、三级网格为最小监管单位,把全县所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纳入“网格”实施直接监管。 芒市 实行“街长制”,由市四班子领导挂钩路段(任街长)和挂钩指导社区落实监管责任,每条街、每个社区都有一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新自抓、亲自管。

(三)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各地、有关部门按照《云南省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分段管理有力”的指标要求,紧紧围绕创建工作重点和任务目标,以食品安全监管为重点,从加强食用农产品、食品生产加工、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等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突出重点品种、重点场所、重点时段,大力推动检查巡查常态化,基层监管网格化,风险监测预警、分析评估制度化等方面的工作,严格落实农业投入品管理,畜禽屠宰管理,市场准入,餐饮服务量化分级管理,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宣传,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和健康体检等各项制度规定,进一步强化日常监管。同时,结合省政府办公厅的部署要求,扎实组织开展了农村食品市场、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酒类流通领域、肉及肉制品、生鲜乳及乳制品、边民互市进境预包装食品、打击食品犯罪、学校食堂、米线生产环节、饮用水等10个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净化了市场。 新平县 积极扶持龙头企业、种养殖大户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积极推进荔枝、柑桔、白糖、苦瓜、酱腌菜等农特产品标准体系建设,提高标准化生产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形成以“褚橙庄园”为龙头的标准化、规模化的种植业,引领生态种植、安全养殖的行业新标准。 宣威市 紧紧抓住宣威火腿质量安全监管,作为创建重点工作来抓。大力扶持优质火腿原料基地建设,严格使用注册商标,加强对生产企业的监管,严格火腿腌制工艺过程,实行腌制用盐统一配送,加强全程监管。并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宣威火腿检验标准,在近三年开展的火腿质量监督抽检中,火腿抽检合格率分别是88.9%、91.1%、96.2%,火腿质量合格率逐年提高。 开远市 采取双线式调研、双达标验收、双支持服务三项举措,将熟食摊点及食品生产小作坊(前店后坊)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认真组织食品生产获证企业及小作坊负责人进行食品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培训,对全市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的食品品种进行全面抽样,抽检品种覆盖全市。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推进流通环节食品配送工作,实施乡村食品统一配送。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红白喜事宴席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加强农村集体宴席食品安全管理。 文山市 突出抓好食品生产环节安全监管和源头质量保障工作,实施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审查备案,通过网站、报纸、电视发布《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专项整治公告》,公布《文山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第一批备案品种目录》,将粮食加工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等10类小作坊纳入备案范畴,实施有效监管。 鲁甸县 因地制宜发展农村食品连锁网点和农村放心店,以县城大的食品配送商为主渠道,积极建立推进集中配送网络,提高农村食品集中配送率,扩大配送比例,保障农村食品安全。 楚雄市 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熟食卤味、冷菜等高风险食品、餐饮具清洗消毒和“两证”持有情况等重点环节的监管,建立健全熟食卤味、冷菜卫生管理制度,督促餐饮服务单位严格落实餐具消毒制度。

(四)积极宣传,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

为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创建食品安全县市区活动,各创建县市区印发了创建食品安全县市区宣传方案,提出了食品安全宣传“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等具体要求,组织召开了创建食品安全县市区动员大会。结合创建工作,利用食品安全宣传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及重要节日和预防野生菌中毒等有潜在安全风险的食品上市等时间,通过电视台、手机报、信息网、电子显示屏、宣传栏、宣传册、宣传单等载体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积极宣传创建工作的目的、意义和要求,以及《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发布食品安全风险提示,积极营造创建活动的良好社会氛围。 大理市 在2013年开通“大理食品安全”政务微博的基础上,开通了“中国大理食品安全网”、“大理食安”政务微信,将网站、微博、微信有机互联,开展了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宣传、投诉举报网上受理和公布、食品安全工作动态发布等工作,不断加大在新媒体上的信息宣传工作力度。同时,启动了大理食品安全卫士志愿者招募活动。 开远市 采取现场咨询、展示真假食品、举办食品快速检测演示活动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丰富群众食品安全知识,提高自身食品安全保障意识。 开远市 还充分利用幸福小站便民利民优势,做好幸福小站政务服务主题活动。制作专题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搭建信息公开新平台,拓展服务群众渠道,实现食品安全监管与群众的“零距离”接触。 芒市 在主体媒体网站开设专栏18个;与《德宏团结报》、《春城晚报》签订框架协议,开设食品药品宣传专栏。

(五)创新工作机制,全面提升监管能力

各地、有关部门为推进创建食品安全县市区活动的开展,层层签订了创建食品安全县市区目标责任书,将创建工作纳入考核评价机制。 大理市、鹤庆县 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开展餐饮“食品安全放心店”创建活动,经相关专家评审,在2014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由大理州餐饮美食协会为第一批10家“食品安全放心店”举行了授牌仪式,各大主流媒体和新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进一步促进了行业自律,提振广大群众消费信心。在2014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公布了第一批列入黑名单管理的6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列入红名单管理的60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突出褒奖守信、惩戒失信。 开远市 推行餐饮业公众责任险。按照“政府主导、协会推广、部门参与”的指导思想,于2013年2月建立并开始推广餐饮业公众责任险 首批推广对象选择具有自主参保意愿,食品安全管理规范,经营状况较好,经营规模较大的经营户开展;在打造2条餐饮服务示范街的过程中,将餐饮业公众责任保险在示范街所辖全部餐馆进行推广参保。公众责任保险对经营企业起到规避和转嫁经营风险的作用,实现了政府、消费者、经营单位的三方共赢。目前已有60余家餐饮服务单位参与投保。 文山市 通过建立监管信用信息档案建立食品行业协会、餐饮协会,提升综合监管能力。 芒市 强化信息管理,对食品经营单位全部实行电子化信息管理,实现食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明,责任可追究。市区73%的超市能通过电子化管理开展食品有效期管理和商品倒查。 嵩明县 积极推进全县食品监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网格化监管、格式化检查、痕迹化管理”监管模式,9月份正式启动了全县食品药品安全电子监管系统建设,在全县所有大中小学食堂全面推进透明厨房建设。

(六)整合资源,着力提升检验检测能力

各地、有关部门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整合食品检验检测资源,实现“组织领导、计划任务下达、经费安排、检查考核、信息管理”五统一的方法和路子,避免交叉重复检验,提高检验经费使用效率,规范风险监测和信息共享发布。 红塔区 加快推进乡(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体系建设,在11个乡(街道)建立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室,率先在全省实现了“以区级检测站为轴心,乡(街道)和市场快速检测点为框架”的检验检测体系,为实现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创造了有利条件。 凤庆县 把“凤庆县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和凤庆县食品药品电子信息化监管建设项目”纳入全县重大项目立项,交由食药监部门组织实施。食品药品检测检验所,配置到位编制和人员4名,420平方米实验楼用房,年底确保开展检验检测工作。同时着手制定了全县食品检验检测资源整合方案,实现技术和信息共享。

(七)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曲靖市、麒麟区、宣威市 ,市、县两级财政按3︰7的比例拿出专项经费,为基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配备执法车辆、记录仪; 开远市 下拨工作经费60万元; 景谷县 下拨经费30万元; 丽江市古城区 投入40万元在4个综合农贸市场建立食品安全监管综合服务站。 文山 人民政府预算安排50万元配套经费,专款用于创建活动。 鲁甸县 在每年预算食品安全经费的基础上,追加5万元专门用于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工作。 景洪市 就创建工作专门安排了40万元的专项经费。各地对创建工作的经费投入保证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八)动员各方力量,基本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各地立足本地工作实际,建立健全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各部门上下联动、协同配合,有力推动了各项创建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通过签订目标责任书,开展食品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畅通举报投诉渠道,成立食品安全行业协会。促进地方政府“守土有责”,监管部门履职尽责,企业诚信自律,消费者主动参与。基本形成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全社会共同维护食品安全的格局。 开远市 采取向媒体、行业、社会三方借力,深入开展食药监邀你行、餐饮业诚信文明经营、建美丽家园·保食品安全等活动,构建食品安全多方联动、以人为本、阳光运行、运转高效的社会管理新机制,逐渐从政府单一监管向社会共治转变。

目前,我省22个创建食品安全县市区按照省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统一部署,正有条不紊地推进中。

三、认真分析,找准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在省政府食品安全办对各创建县市区创建情况的前期总结和实地调研中,各地都反映了一些困难和问题。经分析、总结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创建基础薄弱

全省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多数民众生活水平、文化水平、食品安全意识普遍较低,消费取向主要是“价格优先”,对食品安全知之甚少,存在食品安全隐患。食品生产经营品种繁多,分布广泛,农村监管区域广,食品生产、经营户又比较分散,由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分散性与松散性,监督抽验和风险检测任务重,使得监管工作量大、难度大,达不到应有的覆盖面。食品工业化整体水平不高,农业产业化未有效形成,食品生产小作坊规模小、数量多,市场占有率低、效益低,不能按照质量标准生产,生产过程不规范,没有能力运用先进的监管手段进行自我监管,特别是北部地区交通落后,生产条件差,经济不发达,群众生活水平较低,食品总体消费水平不高。保障食品安全需要来自社会的广泛监督,尽管时下信息网络在食品安全监督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当前各种社会力量(如非政府组织、新闻媒体消费者群体等)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督力度依然不足。未建立完善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和守信褒扬、失信惩戒的信用评价体系,部分企业为追逐利益仍会铤而走险。

(二)创建经验缺乏。

云南省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着重明确的是创建工作的程序和创建目标,未提出具体创建措施,目的是为了各地在创建过程中,结合自身实际,发挥主动性和开创性,提出具有创新性的创建措施,没有现成经典的创建经验可供借鉴。在实际工作中,地方政府对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的主动性、创新性不足,仅用常规性监管手段开展创建工作。

(三)创建合力未形成

省市县各级均不同程度存在创建合力未形成的情况。各环节监管机构的监管力量之间沟通、协调不充分,导致部门之间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打通部门壁垒,形成监管合力方面还需要加大力度。

(四)技术支撑体系不健全。

乡镇农产品检验检测站检验技术及建设标准低,现场检测设备、交通通讯工具、调查取证器材、信息装备不足,造成监督执法工作难以开展。市场快速检测配置及运用尚未开展。此外,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不规范、不完善,检测机构分属不同部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信息和监管资源分散,检验检测资源重复配置,最终结果是散、小、弱,利用效率低,没有形成检验检测优势,不适应监管需求。

我们看到,我省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工作主观上和客观上仍存在很多问题,在这次会议期间,大家也可以通过进一步认真交流、分析,找出创建工作中存在的更多、更深入的问题和困难,为下步工作制定针对性措施打下基础。

四、凝心聚力,进一步抓好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的各项工作

(一)着力抓好开拓创新,确保创建成效。

各地要把创建工作列入当地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扎实推进,确保“三纳入,五到位”,即食品安全工作机构、人员、责任、经费、措施到位,食品安全工作必须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要以创建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改善食品安全状况,推动食品产业快速发展。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无现成的模式借鉴,各地要有创新思维,不断创新监管机制、思路和方法,并大胆实践,争创有特色的,一流的食品安全县市区。

(二)着力抓好组织领导,确保形成创建合力。

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工作,要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一是各地创建食品安全县(市、区)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研究创建工作的重大事项,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全面掌握本区域内食品安全状况和创建工作开展情况,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到早发现、早解决。二是要以创建工作为契机,全面提高食品安全工作水平,做到监管任务、监管单位、监管人员、监管责任的“四落实”。三是要完善县(市)、乡(镇)政府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明确相关部门监管职责分工,切实加强配合,及时沟通信息,相互支持,整体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网络,形成各县市区政府负总责、食安办协调、部门监管、社会参与的食品安全工作模式,完善县(市)、乡(镇)、村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三级责任体系。逐步建立完善规范严谨、科学有效、铁腕执法、重典治理的高效监管体系。

(三)着力抓好经费落实,确保创建后勤保障

创建工作,省级已经给每个创建县市区100万元经费,各级政府要从大局出发,给予相应的配套经费保障。一是各县(市区)政府要结合创建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投入,要确保专项资金预算足额、拨付到位,并严格审计监督,保障专款专用于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应急管理、检验检测、宣传教育等工作。二是要将创建工作常态化,并建立健全各级财政对创建工作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根据本区域经济增长的情况逐年增加投入金额。

(四)着力抓好创建管理,确保创建有序推进。

一是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要结合区域具体情况,分析创建工作形势,提出明确的工作思路,制定相应工作方案。如开展系列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即可以在乡镇推进示范镇建设,在教育系统推进示范学校食堂建设,在餐饮市场推进示范店建设,在市区推进餐饮安全示范街建设,在主要景区推进餐饮安全示范区建设。二是将创建工作纳入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部署,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三是要着重抓好农村大型聚餐备案工作。完善农村大型聚餐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农村大型聚餐的食品安全备案和管理模式。

(五)着力抓好宣传动员,确保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时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普及食品安全科普知识,不断提高群众对餐饮食品安全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努力提升广大群众对创建食品安全县市区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营造人人关心和重视食品安全的社会氛围。二是要丰富宣传方式,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宣传栏、黑板报等多种渠道及时、准确、全面地宣传报道食品安全知识、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执法工作动态,争取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理解支持,努力形成县市区、乡(镇)、村三级联动齐动员、齐动手、齐抓共建的局面。三是要建立食品安全信息交流平台和数据库,并加强对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网络舆论生态建设和维护,引导公众正确认识食品安全相关信息。四是要做好经验推广工作。各县市区领导小组要及时发现典型案例,推广好的经验,督促后进跟进,确保高质量、高标准按时完成创建目标任务。

(六)着力抓好督查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一是各县市区政府要把创建食品安全县市区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体系,对工作落实不力,进度缓慢,没有按照要求完成创建工作任务的,进行通报批评;发生食品安全责任事故的,年终绩效考核直接定为不合格等次,有问责情形的,严格实行问责。二是要建立督查通报制度,及时开展督查督办,及时掌握工作进度,及时制发督查通报,及时跟踪整改落实。三是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建立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发动群众参与创建工作,举全县(市、区)之力,形成社会共治格局。

五、狠抓落实,全力做好食品安全重点工作

现在进入第4季度,今年食品安全各项工作任务进入冲刺阶段,借此机会,我强调几项当前的重点工作。

(一)抓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及明年工作的谋划

云南省“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已于8月全面启动,我们要深入贯彻十八大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把握云南省委九届八次全会要求,着力于“打基础、建机制、保民生”,做好“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重点加强基层检验检测机构建设,配备必要执法装备,提高人员素质,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工作保障;建立地方政府“守土有责”,监管部门履职尽责,企业诚信自律,消费者主动参与,各方齐抓共管,食品安全监管范围全覆盖、监管环节之间无盲区、监管水平大提高的监管机制;围绕关系人民切身安全的米线、火腿、野生菌等特色食品,做好调查研究基础工作,编制出切合云南实际,针对指导云南省食品安全监管未来5年工作的云南省食品安全“十三五”专项规划。同时,要对照年初签订的《目标责任书》认真梳理提炼出有特色、有创新、有成效的工作,实事求是分析存在问题与不足。谋划明年,要立足于“十三五”发展的大背景,充分认识食品安全工作发展形势,深入把握云南省集中培育5个万亿元“大产业”新机遇,全面领会改革新要求,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重点工作的最新部署,围绕综合治理、深入整顿、保障安全、提升能力和社会共治等方面,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提出2015年食品安全工作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思路和措施。

(二)抓好基层监管能力建设

我省的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改革工作已基本完成,但是基层监管所的建立还在进行中。各地区要整合现有资源、优化配置,解决好乡镇监管站的建设问题,将乡镇监管站编制落实到位、人员配备到位、机构组建到位、经费保障到位。把监管触角延伸到乡村,各级各司其职,切实解决食品安全监管“耳聪目明”的问题。

(三)抓好预防农村群体性食物中毒有关工作

现在进入秋冬季,很多地方又将进入群众自发进食草乌、附片等有毒植物驱寒的高峰期。各州、市食品安全办要结合当地饮食习惯,及时发出食品安全预警公告,加强对各类餐馆和农家宴的监管工作,落实各项食品安全制度,加强应急预案制定和信息专报制度,妥善处置食品安全事故,以如履薄冰、居安思危的态度,预防和减少农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四)抓好专项整治行动

今年省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提出在全省实施“食品放心工程—云南在行动”,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10个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针对农村食品市场、打击食品安全犯罪、肉及肉制品、生鲜乳及乳制品、边民互市进境预包装食品、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酒类流通、米线等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问题。这些专项整治内容,涉及食品安全多个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点品种,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焦点问题。特别是又将肉及肉制品、生鲜乳及乳制品、校园及周边食品、学校食堂、米线继续作为今年专项整治的重点,其主要原因,就是这类食品安全问题涉及面广,社会关注程度高,且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已经实行过多次专项整治,稍一放松,马上就死灰复燃。各地、各部门要要紧紧围绕专项整治的重点,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进行攻坚,务求见到实效。要重拳出击,集中力量啃硬骨头,一片一片排查、一项一项治理、一个一个突破,不留死角和盲区,起到立竿见影的成效,取信于民。要从历次专项整治行动中总结经验,研究制定长效监管机制和有效办法,使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这次专项整治行动结束后,各牵头单位要研究制定出该领域食品安全的长效监管机制和有效管理办法,确保整治一项、成功一项、巩固一项。

(五)抓好食品安全项目管理工作

为了创新全省食品安全监管经费的管理模式,从2012年开始,我们以项目制在全省范围内安排了一批监管能力提升项目。目前,一些项目已完成并正在发挥积极作用;一些项目正在顺利实施,即将投入使用;各地食品安全办和各有关部门务必下力气、花功夫推动项目的实施,抓好县级检验检测中心标准化建设、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乡镇监管所标准化建设试点、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试点等工作。让有限的食品安全监管经费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切实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

(六)抓好培训工作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政策法规水平和监管能力。为提高全省食品安全系统工作人员的学历层次,省政府食品安全办下发了《云南省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在职研究生学位教育招生管理暂行办法》,将依托云南省食品安全研究院等学院继续招收食品安全在职硕士研究生,各级食品安全办、各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为全省食品安全事业打下人才基础。同时,省政府食品安全办已着手准备食品安全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工作,希望有志于食品安全工作、符合条件的同志积极报考。

(七)抓好宣传工作

去年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不断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宣传力度,效果很好,反响很好。下一步,要进一步强化宣传工作,主动打好舆论仗,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抓好食品安全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和支持食品安全工作。加大政务公开,提高监管工作的透明度,让人民群众了解食品安全工作的艰巨性,提高维权意识,形成全社会关注食品安全,熟悉和掌握食品安全知识的良好局面。要支持新闻媒体积极依法开展舆论监督和客观报道,建立食品安全新闻报道队伍和舆情引导专家队伍,及时解疑释惑,正确引导舆论。要加强对各类媒体的管理,强化对涉及食品安全重大敏感事件宣传报道的协调指导,依法严查恶意炒作、散布虚假信息等行为,主动宣传监管工作,强化舆情监测、研判和引导,改善监管工作的舆论环境,确保社会和谐稳定。要畅通食品安全监督举报渠道,使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生产经营者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天大地大,群众的利益最大。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乎每一位群众的切身利益,容不得半点马虎,更不能出任何纰漏。我们一定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更加求实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的工作,真正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服务人民的首要任务做细、做实、做好,为建设开放富裕文明幸福新云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全力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源: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