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天顺超市40家门店关门 公司表态不推卸不跑路

21.05.2015  19:27

  近日,在全省拥有40家门店的天顺超市“关门”歇业的消息在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5月20日,记者来到位于昆明经开区的云南天顺商业连锁有限责任公司总部内,发现很多焦急的供应商在二楼的财务窗口排着长长的队,等待和公司对账。而总部斜对面的天顺超市果林金谷店,则大门紧闭,很少有人员往来。据了解,昨天上午,供货商代表与天顺老板以及律师代表团进行了商议,但未达成解决方案。

  现场

  天顺总部 供应商排长队等对账

  20日下午两点多,记者在天顺公司总部二楼看到,四五十名供应商在七八个财务窗口前排着长长的队,一问才知是来对账的。

  “排了快一个小时了,还没能对上,着急啊。”一名供货商告诉记者,还有几十万元货款没拿到,现在别的什么都不想了,就急着先把账对了,把欠条拿到手心里才踏实些。

  昆明大麦地食品有限公司的一供货商告诉记者,他们去年10月份给天顺公司的丽江、红河、保山、楚雄等地的店供应了月饼,至今11万多元的月饼款还没拿到,光着急没办法。

  在现场,很多供应商都说,好几个月没拿到货款了,其中一服装供货商告诉记者,他们自去年7月没拿到款后,已于今年2月停止向天顺供货,目前20多万元的货款没着落。

  与供货商焦急而复杂的心情相比,公司的财务人员则在耐心地核对供货商提供的每一笔款项,对账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记者看到,只要供货商提供的账单跟公司系统内的纪录无出入,就会立即给供货商开具欠条。在一张已开出的欠条上记者看到明确写着:今有云南天顺商业连锁有限责任公司欠昆明勤盛华昌商贸有限公司货款668277.62元(大写:陆拾陆万捌仟贰佰柒拾柒元陆角贰分),特此为据!并加盖了公司的印章。

  天顺超市 顾客买菜吃了闭门羹

  20日下午,记者来到天顺超市果林金谷店时,看到超市大门紧闭,十分冷清。门上贴着一则通知:现因天顺超市果林金谷店经营转型调整,暂停营业,营业时间后期通知,敬请谅解!通知的旁边,还竖着之前放置的商品信息栏,上面标明了西红柿、大白菜等各种时鲜蔬菜的价格信息。

  超时旁边的一名商户告诉记者,平时超市的生意还不错,不知怎的突然就关门了,大家都很不解。说话间,记者看到有两三个人过来,看得出来是超市之前的顾客。他们在超市门前驻足了一会儿,满脸疑惑,并不停地向里边张望。其中一个穿绿色T恤的小伙还拿着购物袋,他说他是来买菜的,没想到白跑了一趟。据他讲,附近没有什么菜市场,所以他平时都是到这来买时鲜蔬菜的。

  回应

  楚雄店遭哄抢是导火索

  据天顺公司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此次全省40家天顺连锁超市全部关门停业的导火索是楚雄店发生哄抢事件。据他介绍,5月14日,因天顺超市楚雄开发区店的房屋租赁合同到期,房东通知超市8月31日前交回房屋,引起少数楚雄本地供应商的担忧,当晚就发生他们先后到楚雄开发区店、永仁店哄抢超市商品、实施设备的恶性事件。为保护更多供应商的利益,保证店内商品的安全性和门店的完整性,避免事态升级扩大,引起连锁反应,导致其他州市的门店被哄抢,公司才迫不得已作出决定,于5月15日中午,暂时关闭了天顺目前经营的所有门店。

  “我们的态度是不回避、不推卸,更不失联、不跑路。”该人士说,事件发生后,公司已及时向当地政府和职能部门如实报告发生的情况。同时,也在积极采取措施,与各方特别是供应商沟通协商,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力争尽快化解矛盾,恢复天顺超市的经营。

  动态

  今天公布律师工作进度

  据了解,5月18日上午,300多名供应商在天顺公司总部开了会,会上天顺公司刘总对公司因流动资金紧张拖欠供应商货款,给大家带来的影响和不利表示了歉意,并对暂时关闭其他门店的做法作了说明。目前,供应商已推出9名代表,正在与天顺的负责人洽谈具体解决的办法。

  供应商代表之一的贾先生告诉记者,昨天上午,供应商代表已与天顺公司负责人以及律师代表团进行了商议,但因天顺公司拿不出钱,未能就具体解决办法达成一致。接下来,将委托律师团对天顺所有资产进行核查,其工作推进情况进度表,将于今天上午10点30分左右对所有供货商公布。贾先生说,希望所有供货商冷静对待,同时请各州市供货商自发组织选代表,参与到代表小组共同协商处理相关事务的活动中。

  春城晚报 记者 茶志福 文 记者 苏颖 摄

  行业背景

  实体店铺多被“电伤

  早在农历新年刚过时,中关村最后一个电子产品卖场中关村E世界对外宣布关停商铺……因此,在不少业界人士看来,无论是天顺超市的暂关店面还是中关村电子卖场时代结束,都与整个商业连锁行业受电商冲击不无关联。

  那么,电商对零售店铺的冲击到底有多大,“店商”们又准备了哪些新招式来应对?在昆明,伴随着电商的冲击波,不少大小卖场、临街商铺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影响,其中尤以3C、服装、书店、母婴日化、大型超市等门店最为明显。

  “服饰这类业态,以往购物中心最喜欢招商引入,因为利润空间大,承租能力强。不过这两年,服装的人气一直没起来。反而是餐饮、电影院这些没法用网购替代的业态,能聚集大量客源。”广福路新开的一家大型卖场招商部门负责人说,这个卖场正是看到了这个趋势,才会下大力气打造美食和休闲娱乐为主的购物中心,如今这家购物中心里的餐厅越来越多,生意大多很不错。

  昨日下午,佰腾数码广场一家门店紧靠卖场门口、主营联想电脑和周边产品的店主望了望门外,开始专心致志地在电脑上玩游戏。“今天生意就这样了吧,到点就回家,快递有时候都比客人多。”这家店主说,如今生意比4年前的高峰期下滑了好些倍,稍不注意租金都赚不回来了。

  有行业内人士认为,没法被电商取代的商铺,以餐饮、美发美容、宾馆酒店、医药店、玉石店、教育培训等为佳;而书店、3C、电器、服饰、土特产、母婴用品、日化家居等,由于标准化程度高,价格信息越来越透明,因此受电商冲击较大。

  对此,云南财经大学教授刘锡标表示,近年来随着昆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商业地产开始蜂拥出现,商业体量可以说出现了井喷,超过了正常的需求。“前些年这些商业实体由于相对集中,且享受到了城镇化和居民强劲消费等红利很是赚了一笔,现在这样的时代早已过去了。”在刘锡标看来,就连他自己都越来越习惯上网购物,“这意味着网购已成为主流的百姓生活日常购物方式了,现在有些人就连大米和矿泉水都习惯了网上订购”。

  应对思路

  “店商”积极拥抱“电商

  在如今的昆明,面对日新月异的商业变局,越来越多的传统商铺经营者也意识到,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主动改变,甚至开始积极拥抱电商,拥抱“互联网+”……

  土大姐特产网负责人高新发透露的一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去年“双11”期间,土大姐特色商城开发了辣木、云南黄玛咖、纸皮核桃、土蜂蜜、云南野生菌、鲜花等多款专供土特产,并推出了全场满68元包邮、多款产品特价包邮、1元换购等特惠,最后成交量也非常抢眼。

  而曾拿下数百个知名品牌国内代理权的扣扣网负责人李林彬则透露,他们正筹划在昆明建设一个面向云南和东南亚、南亚的物流中心,其中就会上马诸多品牌形象展示馆,消费者在现场试穿试用后再在线上购买,“只有这样才既能让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又能享受到更高的产品性价比”。

  “有的人简单地将电商平台与实体商铺视为竞争关系,但未来两者是应该合作发展的,这也是为什么现在O2O概念这么火的原因。这种模式大家都在探索,只不过还缺乏特别成功的案例。”李林彬说,他们将把体验中心的全部商品上线、售价向网店看齐,通过利润分成激励实体门店主动将顾客导流到网上商城,并主动做好产品体验和售后服务。

  其实,就连苏宁、国美和沃尔玛这些巨头都在探索电商之路,若店主们还固守传统思路,生存日渐艰难也就在所难免了。

  “电商不可能完全取代店商,但商铺的业态肯定要有所转型。传统企业、店主需要拿出当年创业的勇气,进行二次创业,可能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在谈到本地的店主们如何突围时,刘锡标如是说。

  春城晚报 记者 陆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