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昆明100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清单出炉

21.01.2015  13:37

   人大代表为新区发展献策到底聚焦什么

   聚焦呈贡

  “全面加快新区开发。聚焦呈贡新区,加大支持力度,完善市级行政中心、大学城等片区综合配套,抓好教育、医疗、商贸等设施建设和失地农民安置……

  继市委十届六次全会提出“举全市之力,聚焦呈贡”之后,政府工作报告又从基础设施配套、民生工程、产业发展等方面对“聚焦呈贡”进行了明确的表述。

  其传递出的强烈信号和声音,引起了人大代表的热议,“聚焦呈贡”成为“两会”热词之一。2003年启动,2005年进入实质性建设,2011年撤县设区,走过12年,现在,呈贡再次迎来了跨越发展良机。

  2015年市级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引起了代表、委员们的广泛注意。在245项重点项目中,重点基础设施(含社会事业及民生项目)投资项目达到了100项。

  这100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计划究竟包含哪些项目?又将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哪些改变?快跟随本报记者来看一看吧!

   四成重点项目涉及基础设施建设

  2015年市级重点项目计划共245项,总投资7960亿元,计划投资622亿元,其中:重点基础设施项目100项,产业投资项目95项,前期工作项目50项。从占比看,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数量占到2015年市级重点项目投资计划40.8%,投资计划比重更达到了49.2%。

  市发改委表示,在编制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时,侧重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环境治理专项工程、重大转型升级工程、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项目。因此,100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中,包含了农业基础设施项目8项,综合交通项目24项,市政基础设施项目13项,生态环保项目20项,社会事业及民生保障项目19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16项。

   交通设施项目“唱主角

  在数量占比最大的综合交通项目中,7个项目为轨道交通项目,分别为轨道1、2号线首期工程,轨道3号线,轨道晋宁线一期,轨道2号线二期,轨道6号线,地铁OCC控制中心及轨道1号线支线工程,其中,轨道1、2号线首期工程将竣工收尾,地铁OCC控制中心将完成地下工程,其他5项工程将实施主体工程。

  除了轨道交通建设外,综合交通项目还包含了昆明新南站配套道路工程、昆明绕城高速公路东南段、呈贡至澄江高速公路、黄土坡至马金铺高速公路、东川至倘甸公路(一期)、寻甸至倘甸公路(一期)、石林县大叠水旅游专线、岷山至团结公路、寻甸县易隆至白石岩公路工程、功东高速公路项目、禄劝至倘甸公路(一期)、呈贡联大街昆玉立交桥、金东大桥13项道路桥梁建设工程,其中,黄土坡至马金铺高速公路预计可完成建设,金东大桥可建成通车。此外,昆明南站东、西广场也将在今年开工建设。

  在13项市政基础设施项目中,市政道路建设占据了大半壁江山。飞虎大道南段(广福路-新会展中心)、环湖南路古城段提升改造工程、草海时尚片区基础设施项目、国道213线呈贡境内段改扩建项目将实施主体工程,呈贡新城东外环中路工程及其上部道路工程将完成主体工程,官渡3号路将争取年内完工,国道320改扩建工程将完成一标段主体工程,宜良县蓬莱大道完成一期建设,南过境地面层改造提升工程、武昆高速入城段地面层、呈贡区城市路网建设项目、马澄路改造将相继开工。此外,西翥自来水厂建设也将竣工。

  “在100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中,涉及交通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超过了30项,说明政府相当重视全市路网建设。这些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成后,将有力缓解主城区道路拥挤现象,主城通往各县区的道路也将更加方便、快捷、舒适。”代表、委员们表示,希望这些交通设施能够又好又快地完成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

   多所学校将建成投入使用

  占百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数量五分之一的社会事业及民生保障项目中,市第一中学、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呈贡校区、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呈贡校区、滇池星城小区配套小学、滇池星城小区配套初级中学5所学校将在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官渡区区级储备粮储备库建设将完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市殡仪馆改扩建项目、昆明铁路机械学校将完成主体工程。

  此外,2014年续建保障性安居工程、2015年新建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庙恢复性修建项目一期工程、云南大学附属中学呈贡校区、延安医院医技综合楼暨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将实施主体工程,昆明学院将实施二期工程,市消防科技教育训练基地将完成一期工程、启动二期工程建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将完成征地拆迁工作,昆明开放学院(市广播电视大学)排危和改扩建项目、市社会福利院医疗养护楼建设项目也将相继开工建设。

  在生态环保、农业基础设施、园区基础设施项目中,海河(上段)、姚安河、虾坝河等一大批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将继续实施建设,环湖截污东岸配套收集系统完善项目、环湖截污南岸配套收集系统完善项目、昆明主城雨污分流次干管及支管配套建设工程将实施管网建设,第十一水质净化厂将完工;宜良海马箐水库、禄劝真金万水库将完成大坝封顶,石林县鱼龙水库、“两区”罗泊河水库、3座小(1)型水库将开工实施建设;高新区、经开区等16个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也将实施主体工程。记者孙潇报道

   支持新区发展关键在落实

  “这是最近五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聚焦呈贡新区,加大支持力度,份量很重,政策导向性明确。”市人大代表、呈贡区委书记周峰越在接受专访时说,市委十届六次全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相继提出“聚焦呈贡”,使呈贡区广大干部群众深受鼓舞。

  在呈贡代表团分组审议时,代表们纷纷将目光放在了“聚焦呈贡”上,“政府工作报告专门篇幅提到聚焦呈贡,体现了对呈贡的高度重视,呈贡新区不是呈贡的新区,而是昆明的新区,一定要把聚焦落到具体工作上,呈贡人也要更加努力。”陈庆鸿代表说。

  聚焦呈贡,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应该如何聚焦?“需要进一步统一全市的思想,从政策、项目等方面对呈贡给予支持,一方面在产业上做文章,把现有产业园进一步做大做强,另一方面需要全市上下尽最大可能支持呈贡发展,只有这样才真正谈得上聚焦呈贡。”缪军代表说。王有祥代表表示,聚焦呈贡,关键是政策调整,需要出台一个具体方案,加快推进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安置房等建设,一桩一桩地落实到底。

  “聚焦呈贡到底聚焦什么?一是加强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呈贡的建设要考虑100年之后,要把昆明的历史文化沉淀下去,把城市文化传承下去;二是在信息产业园建设方面,呈贡最大的优势是大学城的人力资本,要构建‘昆明的中关村’,就应该考虑如何把人力资本优势和聚焦呈贡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马力代表说。

   完善基础设施“留住人

  “呈贡新区是云南省的新区,是昆明市主城区的新城。”在呈贡区委全会报告上,对呈贡有着这样的定位。

  事实上不止如此,作为沿边省会城市新区的呈贡,地处昆曼经济走廊和昆河经济走廊沿线,泛亚国际大通道中线与东线在这里交汇,既是滇中城市圈一体化发展的中心节点,也是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的前沿窗口,更是国家桥头堡建设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门户。

  “老城区经过多年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交通拥堵等城市病,接下来应该控制规模,加强管理,提高质量,要合理疏导产业人口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分配,使其向新城流动,把有效资金投入到新城建设。”周峰越说。

  聚焦呈贡,呈贡的推进思路是什么?一个城市的发展首先需要什么?周峰越给出的答案是教育、医疗、文化、卫生、交通等基础配套设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就是为了居住在这里的人,以优质的资源为他们服务,留住人。

  在呈贡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中,“教育”走在了最前面。从昆三中、中华小学入驻,到云南大学附属中学呈贡校区(呈贡新区中学)实现招生,再到引进衡水中学,呈贡优质基础教育资源不断增加。“只有11所大学是远远不够的,为市民谋福祉,更需要幼儿园、小学、中学。”周峰越说,呈贡还将用3年时间,建成10所优质中学,20所优质小学和30所优质幼儿园。

  交通基础设施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昆明火车新南站是云南省“八入滇、四出境”的泛亚铁路枢纽,建成后,将成为与南亚、东南亚进行文化、旅游、经贸交流的枢纽,每年旅客容量达到4600万人次。高铁时代的到来,将使呈贡成为对外交流的中心。与之配套的,则是联大立交、地铁1号线支线等重大项目建设。周峰越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连接主城的快速路建设,就是要通过解决交通问题,聚焦新城,实现老城新城一体化。

  “确保昆医附一院呈贡分院、市中医院呈贡新院、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投入使用。”针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内容,周峰越说,呈贡一方面要实现老城医疗卫生设施的搬迁,一方面也要新建,使最好的医疗资源不断向呈贡转移,让呈贡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在呈贡人看来,“聚焦呈贡”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端。1月16日,呈贡购物中心第一店——昆百大为乐大卖场开业,这将给呈贡数十万人的生活带来更多便捷,为此呈贡还专门增开了两条公交线路,串起了10所大学和昆百大。“提高新区入住率,就要加强商业配套,政府一定要给予一定政策扶持。随着服务设施配套的完善,大家都会来这里住的。”周峰越说。

   产业发展中的“大呈贡思维

  呈贡新区的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

  在昆明市工业产业布局中,也提到加快推进国家开发区托管区域与呈贡新区产业一体化发展,以大呈贡(含高新区、经开区、度假区、阳宗海托管区域)思维谋划区域主导产业。

  “大呈贡思维,这种提法是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开发区的进入就是要加快城市一体化发展,实现各种产业资源的聚集;同时也表明了市委、市政府的态度,举全市之力建设呈贡,打造成百万人口、宜居宜业的新城区。”周峰越说,三个国家级开发区和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参与新区建设,将带来新的产业和更多就业岗位。

  在大呈贡思维的布局中,作为核心区范围,呈贡将把所有大学和万溪冲片区纳入正在打造的信息产业园区,搭建平台,实现产学研一体化,通过科研成果的转化,增强城市创新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此外,还将重点抓好医疗医药康体产业园、三台山旅游文化产业园、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呈贡金融产业园等园区建设。

  产业的发展,必将带来更多就业岗位,而在呈贡,最不缺的就是优质的人力资源。近年来,每年就业季,呈贡都会拿出1000余个岗位到各大学宣讲,营造就业创业氛围,建立的大学生创业园也免费提供给10所大学的创业团队使用。呈贡有人才优势,大学生毕业后要有创业平台,要留下这些优秀人才必须要有好的政策、创业环境、资金和技术。

  “城市建设有一个成长的过程,是有生命的,是从孩提到少年,再到青年的过程。”周峰越说,新区建设一定要克服浮躁的心理,聚焦所有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通过10年努力,把呈贡建成教育文化中心、新型工业化中心、政治中心、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经济中心。

  (记者贾献培)

   县以下机关公务员

   职务职级将并行

   昆明市2万多基层公务员受益

  “落实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这短短19个字出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让昆明市很多基层公务员看到了希望。昨日,记者从市公务员局了解到,目前,全国部分省区陆续开始试点推行,昆明市也已经着手准备。施行后,昆明市2万多名县乡级公务员将受益。

  小郭是寻甸县某机关的公务员。2007年进入单位后,至今仍是科员。小郭说,单位有30多人,局长也才是个正科级,下面晋升空间就更小。职位不晋升,待遇就原地不动。局里面绝大部分人熬到退休,也才是个主任科员。

  小郭道出了绝大部分基层公务员的心声。市公务员局副局长吴俊介绍,按照现行行政级别体系划分方式,县以下机关最高级别是县处级,对应的是县委书记、县长;县级各委办局,比如县教育局、县民政局的主要负责人,虽然称为局长,但实际为乡科级。由于行政职务的职位非常有限,多数公务员都是在科员、办事员这两个级别之间,就走完了个人仕途,有机会升迁到副科、正科的都不多。

  然而,现行体制职务与待遇挂钩,以职定级、以职定薪。公务员如果想提高待遇水平,只有职务晋升也就是升官这一条通道。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号角的吹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已经箭在弦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公务员的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这一决定,给基层青年公务员再次带来了盼头和希望。

  “职务与职级并行,给公务员增加晋升通道,打开了其发展的另一扇窗。”吴俊表示,如果职务与职级不并行,有些乡镇的基层公务员一辈子可能连科长都当不上,那么他们的基本薪酬就上不去。增加职级制度,就是在职务与待遇挂钩的基础上,职级也跟待遇挂钩。公务员只要工作能力、工作表现合乎要求,就能不断提高职级。

  据了解,此举一方面会让大家不再往“升官”这条独木桥上挤了,为公务员开辟新的晋升渠道,有利于消除官本位现象;另一方面通过职级的变化或职级与贡献挂钩,解决待遇“一刀切”的问题,有利于调动广大基层公务员的积极性。“一旦政策落实,将有2万多人受益。”吴俊表示,截至目前,昆明市共有公务员3万多人。其中60%以上都是在县以下机关,约有2万多人。

  至于大家关心的“何时能落实”的问题,吴俊表示,该项制度目前已在安徽、山东、江苏、河北等省试点推行,昆明市不在试点之列,因此尚无明确的时间表。“目前,我们已在做前期准备,一旦收到国家相关配套实施方案,昆明市将立刻启动。”(完)(记者杜托)

来源: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