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直击青龙厂查缉站警方缉毒 轿车仪表盘下藏毒1公斤

26.06.2015  12:01

这里肯定有问题

原来藏在这里

    “从几颗曾经被松动过的螺丝入手,玉溪市青龙厂查缉点的民警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在一辆驶往昆明的丰田轿车上查获了1公斤新型毒品!”今年6月14日,晚报记者奔赴我省最大的公安禁毒查缉点——青龙厂查缉站,在跟班体验中“有幸”目击了查获毒品的全过程。

     缉毒民警

    一分钟内必须做出判断

    青龙厂毒品查缉站位于昆曼国际大通道186公里处,是昆磨高速与213国道的交汇点,也是境外毒品通过滇南边境向内地渗透的咽喉要道。今年6月14日中午,记者跟随教导员刘永波来到这个战功卓著的地方,跟着他开始了一天的随警体验。中午时分,正值检查站最繁忙时段,记者跟随民警和他们一同登车查验。一辆满载乘客的夜班车从景洪方向驶来,按照惯例,在检查完所有人身份证件后,所有的旅客都会被要求下车。随后,民警会对车体、车顶、车底以及乘客行李进行检查。

    敬礼、查证、询问,继续盘查还是放行,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民警就必须做出判断。床垫下、灭火器、窗口的接缝,甚至卧铺车上的吸顶灯都是检查的对象。民警说,只要有空间,或者说只要能创造空间,都可能被嫌疑人用来藏匿毒品。核查乘客身份信息的环节最为关键,很多案件都是从这里突破的。

    记者观察发现,检查完一辆大客车大约需要20分钟,如果觉得可疑,乘客还可能被要求上机器检测是否有体内藏毒的情况。此外,民警还会不时拦停一些轿车进行抽查,就是大家常所说的“”查,民警在工作时间都是这种忙碌的状态。

     现场缉查

    丰田车上搜出一公斤毒品

    下午3点多,一辆悬挂昆明牌照的丰田轿车进入查缉点,车上两名男子均来自陆良县,自称在景洪办事后返回。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查缉队员小刘在检查后,要求对方将车开进重点检查区。

    “有发现吗?”记者上前询问,“不太确定,但我觉得有点问题!”原来,小刘在检查中发现,仪表盘附近几个螺丝有松动过的痕迹,随后他拿来了工具开始松螺丝。查缉队员“”在窄小的驾驶室里,汗水直往下淌,转眼半个小时过去了,依旧没有收获。小刘说,一无所获的情况经常会发生,有时候几十吨货物搬下来检查后,他们还要给对方重新装好,捆绑得有点瑕疵或者其他原因,民警还会被指责。

    “有发现,赶紧把人控制住!”就像缉毒片里的情节一样,当民警在拧开的副驾驶工具箱里摸索时,一坨用黑胶布包扎的物品掉了下来。是毒品?民警一阵兴奋,经过清点现场共缴获毒品1公斤。由于案件正在调查中,记者未能采访到嫌疑人。记者看到,当嫌疑人被带离现场时,不停地对民警说,“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教导员刘永波告诉记者,每种车型哪些部位容易藏毒,哪些部位容易被忽视,他们都要认真总结。现在,毒贩的贩毒手法日益翻新,利用大米、矿石、玉石等藏毒。而每查缉一起案件后,都要组织队员一起交流经验。查缉站就是要让毒贩知道:只要到了青龙厂,不管你手段有多高明,心理素质有多稳定,都一定会撞墙。

     新闻背景

    平均每天查毒达730克

    青龙厂查缉站是昆曼国际大通道进入内地的最后一道“闸门”,过了这里就直接进入昆明,进入内地,如果毒品不在这里被堵截,内地就多一分危害。教导员刘永波介绍,毒品查缉站2008年5月建站至今,共查获毒品案3320起,缴获各类毒品1856千克,抓获犯罪嫌疑人3296人;查获制式手枪14支,子弹343发,炸药216千克,易制毒化学品13.5吨,抓获网上在逃人员14人,平均每天缴获毒品达到730克。

    西有木康,南有青龙。流动查缉站建站以来,一直在全国堵源截流查缉中综合排名位居前列,先后11次受到云南省公安厅、公安部贺电表彰,多次受到国家禁毒委、云南省委省政府、省公安厅的表彰,多次被评为全国、全省堵源截流先进单位。目前,青龙厂查缉站被列为全省公开查缉毒品的现场教学基地。(记者 王磊 摄影报道)

编辑:孙红亮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