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楚雄州南华县雨露乡六举措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19.10.2015  21:06

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雨露乡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情况进展较快,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在:

第一,领导重视、目标明确、责任强化。 雨露乡高度重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在示范区创建过程中,雨露乡党委、政府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纳入全乡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目标,明确责任、细化工作任务,并把它作为乡镇综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常抓不懈。

第二,发动宣传,营造创建氛围,拓宽载体,巩固文体活动阵地。在雨露乡实施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之初就明确了1名示范区建设宣传员,负责总结上报和宣传雨露乡的创建动态和主要做法。同时,在全乡范围内,通过板报、展板、户外广告、喷制永久性标语、发放创建宣传单等方式全方位、多渠道广泛宣传创建国家示范区的意义、目的、任务和创建规划。积极拓宽载体,营造文化生活氛围,认真组织好以正月初八灯会为代表的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和节庆文艺活动,引领好、组织好、传承好各灯班文化,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第三,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 雨露乡文化站建筑面积377㎡,按照综合文化站规范化建设的标准,设置了经济展厅、民俗展厅、多功能活动教室、有15台电脑的电子阅览室、有藏书4000余册的图书阅览室、农文网培训教室、管理办公用房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以及文体活动广场(含灯光球场)、20㎡宣传栏等基础配套设施,管理制度健全,台账完善。雨露乡下设19个文化室,建筑面积在100㎡以上的有9个,雨露村委会雨露村小组文化室建筑面积达到了300㎡。下设8个农家书屋,每个农家书屋藏书2000册以上,并利用农家书屋开放资金,为7个村委会开通了互联网,落实了农家书屋管理员,组织相关业务培训,进一步规范和提升了农家书屋管理水平。根据全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要求,在示范区创建初期确立了雨露、后甸、罗文三个示范点,并在硬件设施较好的雨露、果乐两个示范点,配置了3台电脑,分别下达了1万多元的资金购置了音箱、饮水机、篮球、乒乓球、象棋和桌椅等设施。同时,7个村委会均配备了电视和电脑,全乡建成配置15台电脑的标准电子阅览室1个、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7个,每个点配置1台电脑。努力落实“村村通”、“户户通”的安装工作,2014年底,共实施“户户通”工程1600台,实现了全乡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9%以上。

第四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增强。 在示范区创建工作开展以来,雨露乡首先强化管理,充实各功能室的服务内容,调整各功能室的开放时间,电子阅览室、图书室、书画室、展室等全天免费对外开放,每星期免费开放服务达59小时;每年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和各类传统民俗活动,春节期间组织4个灯班开展32场演出,正月初八灯会期间精心安排4个灯班、2个文艺队、3个跳歌队进行18场表演,激发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和自觉性,营造了团结向上、健康进取的良好文化生活氛围;认真落实国家“2131”电影放映工程。每个行政村每月播放1场电影,每年组织2场以上文艺演出,3场以上体育活动;乡文化中心年每年组织开展大型文化体育活动达4次以上;目前,全乡有1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7个村委会均配置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基层服务点相关设备,实现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村村通”。

第五加强公共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雨露乡文化站目前有在职人员2名,都是大专以上学历,7个村委会各配备了1名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员(文化指导员);目前招募了5名文化志愿者充实到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中,并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提升基层文化服务软实力;组织文化站在职员工、村文化室辅导员、文化志愿者参与州、县组织的脱产培训,文化站工作人员每年参加培训时间达10天以上,在职人员参与培训率达到100%,村委会文化管理员“户户通”安装与故障处理方法、民间文艺、乐器演奏等培训达5天以上。

第六严格资金、人才和技术保障措施。 雨露乡严格按照中央补助地方文化专项资金和文化站免费开放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科学、合理使用各种文化专项资金,并用好、用活专项使用资金,把它作为积极扩大文化服务队伍开展活动及学习交流的资金保障。针对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大刀舞、舞狮、高跷、龙灯等技艺的农村业余文艺队、老年文艺队、4支灯班表演队、4支民间跳歌队,并拿出部分公共文化开放资金为各表演队配备了相应的设备及补充活动经费,大力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多举措全力推进示范区创建工作,让老百姓共享成果,同时,早日通过国家文化部对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