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优化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21.03.2016  11:14

 
  本报讯 陆良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推进多样性高原特色农业优化发展,传统产业巩固提升,特色产业迅速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已初具规模,区域化布局日趋完善,复种、套种水平快速提高,农业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延伸,一二三产业初步融合。

  传统产业得到巩固提升。粮食生产巩固发展。2015年粮食作物播种101.54万亩,实现粮食产量37005万公斤,实现产值16.96亿元,人均有粮546.47公斤。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种植烤烟15.59万亩,实现收购产值6.52亿元。生态牧业渔业养殖快速发展。全县生猪存栏85.325万头,出栏185.21万头,实现肉类总产量23.216万吨。实现畜牧产值50.64亿元,实现畜牧业收入23.87亿元。完成水产养殖3万亩,实现渔业产值2.37亿元。经济林果优势明显。建设晚熟优质红提葡萄示范园和优质水果生产基地5.1万亩,实现产值4.35亿元。全县优质水果占60%,水果商品率达80%;全年新增造林4.53万亩,森林总面积达114.38万亩,森林覆盖率38.3%。

  特色产业优化升级。蚕桑产业发展壮大。建立了育苗、栽桑、制种、养蚕、缫丝、织绸、印染、服装加工和桑条造纸、蚕沙提取、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循环链;蔬菜产业蓬勃发展。抓住中央财政连续六年扶持现代农业蔬菜产业发展契机,着力引进和培育蔬菜企业、专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交易市场建设步伐,延伸产业链条。全县种植蔬菜达50万亩(含复种),产值13.52亿元。秋冬特色马铃薯产业做特做强。2015年种植秋冬马铃薯28.08万亩,实现产值9.2亿元,三季马铃薯原种扩繁1万亩,可提供6.8万亩大面积生产用种。

  新兴产业异军突起。杂交玉米种子产业发展壮大。2015年制种面积达5.3万亩,制种农户达8千余户,总产量达1590万公斤、实现综合产值3.18亿元;核桃产业初见成效。目前全县共种植核桃25.6万亩,进入初果期3万亩,盛果期3000亩,年产量68吨,产值1700万元;优质牛源体系建设有序推进。依托新希望雪兰陆良3个牧场建设,加快推进牛源体系建设,目前引进良种奶牛1886头,存栏达2458头,其中产奶牛700头,日产鲜奶15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