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涧县阿苦底村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阿苦地”变“幸福地”

25.02.2018  11:46

 “‘阿苦地’变‘幸福地’,全靠党的政策好!”80岁老党员字绍祥一句话说出了南涧彝族自治县小湾东镇龙门村委会阿苦底村的变迁。

 小湾东镇龙门村委会辖15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共625户2526人,少数民族占92%,是小湾东镇唯一的贫困村。大理白族自治州纪委监察局挂钩龙门村后,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扶贫的重点,以项目助力精准脱贫,协调争取资金1068万元,实施了进村水泥路、村内村外排水、村内石板路、民房恢复重建、活动广场、路灯安装、产业扶贫等项目,“阿苦地”变成了“幸福地”。

 春节期间,走在阿苦底村平整的水泥公路上,连户的村石板路,干净的活动场所,村民洋溢着幸福的笑脸……感受到这里的喜人变化。

 “看着村里逐年的变化,心里特别高兴。”曾任12年村长的字绍祥回忆说,带领村民割山毛草卖、砍松明子卖、种黄薯和芋头卖……想了该想的办法,做了能做的生意,村民还是过着苦日子。

 “年轻时力气大,3天可割100市斤山毛草,能卖5块钱。”63岁的字跃铭接过话回忆,准备伙食出发,划竹筏过澜沧江、爬坡割毛草、划竹筏折回村、背毛草到街市卖、毛草运往下关造纸厂,卖后返回需要一天“两头黑”。

 “1995年嫁到村里来,村民就走在松毛、树叶、包麦秆铺的粪池路上,男女老少脚发痒……”建档立卡贫困户茶正兴越说声音越小,那时嫁到村里来,后悔死了!

 站在一旁的老村长字绍祥满脸通红一言不发,默认当时村里的状况。

 穷思变,变则通,通则达。“现在公路通村,20分钟就到达街市。”字跃铭话锋一转,公路不仅富裕了村民,还为农村垃圾、生活污水、村庄环境综合治理等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基础条件。

 “水泥路修通后,建新房节约运费2万多块。”建档立卡户茶正兴赞同公路通带来的好处。1970年建的土木结构房子终于拆了,现在进入装修阶段。她说,家中盖新房,国家给补助;丈夫做手术,国家给大病医疗报销;2个孩子读书,有教育基金资助;买了头能繁母牛,产业直补5000元……这日子越来越好了。

 (通讯员 左先勋 适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