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伴我闯荡:一支昆明摇滚乐队的成长史

14.01.2015  10:17

    女主唱Noise,极具反叛和独立精神的姑娘。她是乐队的历任主唱中,唯一一个会乐器且懂乐理的 本版图片 都市时报记者 杨帆/摄

    吉他手阿杜。他曾自学吉他、键盘和架子鼓,在稚嫩的年纪和一群比自己大的伙子玩颓废摇滚

    乐队创始人,主音吉他手小龙。重金属乐队Metallica和Beyond乐队是他崇敬的对象

    贝斯手张俊。他曾是昆明Hip-Hop说唱团体“神经病公园”的贝斯手,还是某网站的编辑、记者

    鼓手梅杰。梅杰在初中时就喜欢上了架子鼓,刚从打击乐专业毕业不久,乐观、积极、热情

    小龙的“节奏魔音盒”里挂满了吉他,这里既是乐队平时练习、聚会的地方,也是小龙维持生计的工作室

    小龙和乐队成员在排练室里调试音响,为即将到来的演出做准备

    “无需太多言语/只需狂奔/要经历浩瀚海洋/经历残缺/才能到达风中的天堂

    ——“HalfOne And ”乐队作品 《风中的蔷薇

    主音吉他、节奏吉他、贝斯、鼓、主唱,这是一支摇滚乐队基本的五个元素。当他们聚拢,就像五行——金木水火土——在自然中相互依靠又制衡一样,一支乐队便有了创造的可能。

    商业与音乐的关联越发紧密,摇滚乐队的存在感也随之变化。在昆明,这个云南摇滚乐的核心地带,一支乐队要生存下来并不容易;但是,有一群年轻人在为它竭力奉献着。

     摇滚梦想与年轻有关

    2007年,几个还在上学的昆明小男孩因Beyond和欧美乐手带来的摇滚冲击,踌躇满志地踏上了音乐之路。

    当欧美摇滚乐跳脱主流音乐圈,另辟蹊径进入中国年轻人的视野时,年轻人躁动不羁的青春终于找到了寄托与出口。上世纪80年代中期,内地摇滚乐扛起了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大旗,崔健、魔岩三杰在京城为中国摇滚史奠基。1989年,黄家驹领衔的Beyond乐队参与电影《黑色迷墙》配乐,单曲《真的爱你》因此红遍华语歌坛。

    中国摇滚青年开始燎原。在昆明,受到摇滚启蒙的年轻人和其他城市的摇滚青年一样,有着“为了音乐可以什么都不要”的反叛精神;他们不顾家人反对、不屑得到任何人的认同。在他们那里,每天除了拿着乐器死命练习,再也没有别的;为了能腾出时间多练习,有时一天只吃一个红薯。

    2007年的夏天,小龙和几个同样爱好摇滚乐的邻居伙伴组建了一支乐队,翻唱别人的作品。一年后,他们开始做自己的原创音乐,为了彰显重金属和哥特风格的忧伤低沉和歇斯底里,他们把乐队取名“夜之殇”。一群处在叛逆期的小伙子,没有任何营生的烦恼,一心只想证明自己的特立独行。皮衣皮裤是最摇滚的行头,顶着乖张的发型,背着吉他,就显得鹤立鸡群。“觉得很酷,女孩们都在看我!”说这话的时候,小龙腼腆地笑了。

    最初,“夜之殇”的排练地点在一处破败的城中村旧屋,昏暗的电灯光熏染着四周的残垣断壁、满地碎石。五个抱着乐器玩得不亦乐乎的年轻人只知道,号称“昆明70后乐队集中营”的北教场排练室早已不复存在,而“80后乐队集中营”的大鼓楼,聚集着他们崇拜的乐手和乐队。

    一晃,7年过去了。

    今天,坐在金鼎山北路集装箱艺术区里的小龙已不再年少轻狂。当年“为了音乐可以什么都不要”的莽撞没有了,他庆幸自己在摇滚的路上遇到了很多把他拉回正途的人。他的座位后方,是一个经过涂鸦渲染的集装箱,名叫“节奏魔音盒”,那是他和“夜之殇”第一任鼓手小新经营的琴行所在地。

    这里是属于他们自己的音乐天地。当年企图操刀重型摇滚乐的“夜之殇”,在经历了7年的动荡起伏后,变成了现在演奏曲风明快、轻盈的流行摇滚乐队One And Half。

    “你所理解的摇滚精神是什么?”我问。

    “我们现在在这里坐着聊天,很开心。我觉得这个就算很摇滚了。其实,它(摇滚)真的就是一种生活态度。”小龙说。

编辑:沈莹责任编辑:徐婷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