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学习考察团长三角之行(三):看看都给家乡带回啥红包

14.10.2015  22:17

有网友问,从“江之头”的云南到“江之尾”的长三角学习考察了一周,云南省学习考察团有哪些收获能分享给大家呢?

翻了翻学习考察团的“行李箱”,发现52个签署成功的合作项目,能源、电视、旅游、农业、生物制药等多个方面的合作意向,云南委副书记、省长陈豪的“六个学习”……

红包”还挺多,一起拆开看看你家乡收获了什么?

经贸红包有惊喜

在这一周的时间里,云南省学习考察团与当地企业进行了大量的座谈交流,开展项目洽谈,为云南在长三角地区寻找到了诸多发展机遇。

 

160家参展企业精彩亮相上海

11日到13日,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上海)推介活动在上海举行。 160家参展企业携优质生态的云果、云花、云茶等众多系列产品精彩亮相。200余家滇沪农业龙头企业在深入洽谈中寻求合作机会、实现供需对接。短短3天时间,前来对接洽谈的客商和参观的市民达5万多人次,80%的企业产品销售一空,销售额165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达成的供销合同及意向金额超过10亿元。

52个合作项目成功签约

52个合作项目成功签约。项目涉及金融、现代农业、教育、医疗卫生、商贸物流、交通、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制造业等众多领域。

125个PPP项目推介

云南精心遴选的125个优质PPP项目,向长三角地区社会资本进行推介。

多个领域达成合作意向

昆明、曲靖、玉溪、保山等地州结合各地实际,与长三角地区相关企业进行了对接洽谈,并在能源、电力、材料、旅游、生物制药、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观念红包挺新颖

另一个红包则从观念上解决问题,条条针对云南目前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务虚不虚。陈豪说,长三角地区在各个方面都创造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对比云南的不足,其在六个突出方面值得云南认真学习和借鉴。

抢抓机遇的发展意识

长三角注重抢抓发展机遇。通过着力推进多个以国家战略为核心的重点区域和重大产业集聚发展,长三角将区域整体发展与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集中力量抓规划、项目、政策落实,扩大对外合作,使各类产业园区始终对经济发展起到关键性的支撑作用。

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

长三角在全国率先实施“双轮驱动”战略。一方面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增强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态势,以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新医药等产业为重点,落实扶持政策,突破关键技术,率先实现转型升级,形成了新的发展优势。

规划引领的先进理念

长三角高度重视高起点规划引领高水平发展,不仅重视编制高标准的发展规划,还建立了一系列的刚性约束机制来保证规划实施始终如一,以保证建设发展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创新驱动的坚定信念

长三角始终坚持实施科研为先和人才为本战略,通过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积极开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加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注重深化与国家部委和高校、科研院所战略合作,大力推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培育使用工作,促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努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放眼世界的开放视野

长三角依托自身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立足于占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全方位参与国际国内合作竞争,依托高层次的产业园区,大规模引进外资、外智,立足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注重系统性的承接配套,打造多层次、宽领域的产业开放发展格局。

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的意志作风

长三角各级干部始终保持良好精神状态,迎难而上、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像浙江就明确提出造就“狮子型”团队,要干部当“战士”不当“绅士”的口号,打硬仗、啃硬骨头,破解难题瓶颈。

(云南日报记者王永刚 陈晓波  编辑:范春艳)

相关报道:

云南省学习考察团长三角之行(一):这些考察点为什么这么牛?

云南省学习考察团长三角之行(二):政商大咖给云南带来的启发

云南省学习考察团长三角之行(四):梦想能到达的 脚步也能到达

点击进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