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家银行首批大额存单亮相 收益低于国债 市民不感冒

16.06.2015  10:37

储户在银行网点认购大额存单 新华社发

千呼万唤始出来,首批大额存单昨日在9家银行正式亮相。不过,从记者昨日的走访来看,受门槛偏高、收益平平等因素影响,市民对于大额存单普遍兴趣不高。以同样投资30万元为例,大额存单一年期收益较银行定存只高出675元。这也难怪多家银行人士都透露,自己所在的银行并没有把这个新事物当成主推产品。

上午10点半左右,记者来到昆明丹霞路上的一家国有银行,看到办理业务的有20多个人,但一圈问下来后发现,排队市民中只有两人打算来看看大额存单,其他人多数表示不感兴趣,有几位市民甚至没听说过大额存单。“暂时没有这个打算,利息看起来高了不少,其实算下来一年只有几百块钱,想想还是算了”。

在走访中,记者也发现多家银行门口的电子屏或者纸质公告栏中,都在对国债进行宣传,但大额存单的内容却一点都看不到。“预计买的人不多,所以我们也没刻意宣传。”一家股份制银行网点的大堂工作人员表示,大额存单的收益的确不如国债,“近期就连买国债的人都少了,更别说大额存单了。

不过,银行理财师表示,投资人不能仅看大额存单的门槛和收益率,应看到,大额存单产品纳入存款保险保障范围,并且都支持抵押和质押贷款,利用大额存单进行的抵押融资将是该类产品的一大看点。此外,大额存单采取固定利率模式,可以有效抵抗降息风险。

有银行人士分析指出,大额存单门槛较高,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吸引力不大是预料之中,但这是一种风险低、收益相对较高的投资方式。对那些要兼顾“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等财务要求较高的大型企业来说,大额存单仍不乏吸引力。

春城晚报 记者 陆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