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卖馒头 做好公益才能打赢市场

07.03.2016  19:01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盛光祖5日表示,目前没有大规模调整高铁运价的安排,铁路部门对票价管理非常严,绝不允许擅自乱涨价。对于旅客反映15元盒饭数量不够的问题,盛光祖表示,铁路部门一直想为旅客提供价廉物美的食品,考虑增加包子、馒头、三明治的供应。(《人民日报》3月6日)

    不久前,“高铁上15元盒饭藏着卖”曾引发广泛热议。中国铁路总公司正式实施的《动车组列车服务质量规范》明文规定:“2元预包装水和15元盒饭不断供”,而现实中,高铁上15元盒饭则通常难觅踪影,很多乘客甚至闻所未闻。这在引发公众指责铁总唯利是图的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高铁上是否一定要提供廉价食品?盛光祖的回应,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15元盒饭引发的争议,折射出的是铁总从公共事业部门向市场化主体转型之惑。“铁道部”时代,铁路是公益色彩浓厚的公共事业单位,有国家财政支持,无经营压力更无盈亏之烦恼,自然不会也不屑于在小小盒饭上作文章。变身铁路总公司之后,直接进入市场搏击,跟竞争对手抢饭吃,效益与其运营能力高度捆绑,当然要费尽心思地追求效益。从这个角度看,也不必对“高铁上15元盒饭藏着卖”过度苛责,这或许可以理解为市场化的阵痛。

    真正的问题在于:市场化是否一定意味着毫无节制地追求经济利益,实行价高者得?尤其是像铁总这样的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基础性行业,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行市场化,其市场属性和公益属性又该如何合理分配?更直接点说,对铁总而言,市场化与公益性是否一定相互排斥,两者根本无法兼容?只存在于部门规章中的“15元盒饭”,恰是铁总在市场化行进中进退失据的一种隐喻。

    绝对的市场化,指望市场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只是一种市场原教旨主义,最终也难免踏入市场化的“陷阱”。就拿高铁上卖盒饭为例,你不提供廉价盒饭只卖高价盒饭,超出了多数人的消费能力和心理预期,必然会招致乘客的反感和负面评价,进而降低铁路的市场声誉。这种隐性损失,远大于实际收益。在有选择的情况下,理性消费者就会有比较,铁路就会有流失消费者的可能。

    市场化与公益化,从来都不会彼此排斥,相反,两者还能相得益彰。作为服务性行业,也只有做得好公益,才能取得消费者的好感和信任,从而赢得更大的市场。好的服务,本身就是一种公益。举个例子,麦当劳、肯德基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最先让人惊叹并引发追捧的不是洋快餐的味道,而是没有异味的厕所和免费使用的手纸。这种不讲回报的成本支出,体现了对消费者的尊重,也瞬间提升了企业形象和市场声誉。而高铁不顾消费者呼声,只卖“天价盒饭”,实际上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是一种非常低级甚至幼稚的市场行为。

    事实上,姑且不谈铁路的公益性底色,从纯粹市场角度看,作为一个面对大众的基础服务性行为,也应提供多元化、分层次的服务,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既能端出热腾腾的馒头和包子,也供应得了正宗的法国大餐,这才是一家客户群以亿为单位计数的大企业应有的霸气和底气。(春城晚报 评论员吴龙贵)

编辑:赵艳芳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