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消减的热度 ——2014年“金色热线”回顾

05.01.2015  09:57

力度一直未减,热度一直不降,态度一直没变——2014年,“金色热线” 四位一体联动运行了40余期,超过40个职能单位和部门先后做客演播室,就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回应和介绍,许多听众、网友反映的问题,线下落实办理后也及时得到反馈,真正做到了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

拳拳亲民心 着重实现一个目标

干部联系群众的‘直通车’、热心为民办事的‘服务台’、了解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化解社会矛盾的‘减压阀’、落实各项政策的‘监督岗’。”“金色热线”着重实现的一个目标就是增进干群联系、密切干群关系。一年来,“金色热线”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群众解困,充分发挥节目特质和交流沟通的作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人民群众的诉求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这一年,“民心桥”越搭越稳。

谢谢您帮助解决。”“谢谢你们为我们办事。”……12月18日,第63期“金色热线”开播,先后打进热线的寻甸县的王先生、家住阳宗海附近的张先生,分别向节目工作人员和上线嘉宾致以诚挚感谢。

他们反映的问题关乎群众身体健康和安全生产:一位怀疑寻甸县金所工业园区有一家化工厂超标排放,另一位对阳宗海畔一座桥的安全问题很是担忧。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当场表示,第一个问题,由省安监局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处和昆明市安监局一起调查,根据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负责任地提出处理意见;第二个问题,由省安监局安全生产协调处具体负责,联系昆明市和公路交通部门一起到现场实地查看,根据情况做及时的处理。

问得严肃,有辣味;答得实在,有诚意。在不绕弯子、直面问题的过程中,群众的感谢声越来越多,而“密切联系群众,促进作风建设” 这一节目开头语,也打开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心门。

这一年,“民情路”越走越宽。

4月17日,第32期“金色热线”一开播,刘先生就打进电话来诉说自己的一次“憋屈”经历:在瑞丽市姐告地税局开发票时,工作人员要求单位证明不能为手写,必须用A4纸打印出来,而且在最后写上一句话——“此证明真实有效”。工作人员的态度让刘先生受了一肚子气,“有没有这样细致的要求?办事人员这样做,会不会有点不太合适?

面对质疑,省地税局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税务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总体的规定和要求来办税,不能提一些没有必要的附加要求。他们进一步解释道,群众在办理税务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类似情况,比如效率不高、态度不好或者流程不对,可以通过拨打12366热线电话或者是向云南省地方税务局网站的局长信箱进行投诉……一番对话下来,群众的气消了,相关职能部门对基层工作的了解加深了,而另一头的听众网友,对民情的表达、反映和诉求渠道也更加明了。

这一年,“民心线”越拉越近。

在第29期“金色热线”直播中,王女士打进电话,举报蒙自市草坝镇有作坊收购废旧棉被加工销售“黑心棉”制品。

接到举报后,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立即表示会认真调查,并要求当地工商部门负责人立即跟进。节目结束后,由州、县两级工商局抽调人员组成的检查组,于当天14时赶到了现场进行检查。另外,针对王女士同时举报的当地废品收购经营户存在缺斤短两的问题,检查组人员于当天下午对10家经营户进行了初步校验,次日上午又协同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开始正式检验。

闻风而动,快速反应,以“金色热线”为“风眼”,各上线单位以实际行动迅速掀起了一股清新的作风转变风潮。

盈盈便民意 努力肩负一个任务

在前进的道路上,改善民生的每一小步,都是迈向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一大步。“金色热线”努力肩负的一个任务就是关注民生落实举措,诠释人本施政理念。去年以来,“金色热线”服务民生发展的劲力有增无减。上学、看病、就业……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经常念叨的难题,都得到了线上线下的关注和交流探讨。

加大教育投入、完善义务教育,抓好校园安全、减轻学生负担……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就群众关心的问题一一进行了回应,并表示,“要加大投入,让学校的硬件条件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改善。”“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坚决制止中小学利用休息时间或者放学时间为学生补课。”“两免一补政策,营养改善计划,困难家庭的孩子上小学和初中几乎是全免费。

强化乡村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和医务人员业务培训,实施为期3年的县级公立医院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尝试通过医联体等措施缓解“看病难”问题,同时推行临床路径管理等解决“看病贵”问题……省卫生厅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我省在提高乡村医疗水平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方面的一些探索和举措,并说明了我省未来要实现的目标:“让群众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90%的病在县域内能够得到解决。

打工拿钱天经地义,工人做了活,老板不给钱天理不容,我们要切实保障好农民工群体的权益!”“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可以找当地就业、教育等政府部门,也可以找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单位申请创业贷款。”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现场答复了就业、养老、社保、劳动合同纠纷等热点问题,表明了维护人民权益、扶持大学生创业的立场和态度。

面对动态持续、与时偕行的民生改善进程,“金色热线”积极跟进,通过权威信息和媒介资源解析热点难点问题。去年,医疗卫生方面如健康卡带来哪些便利、重性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有哪些政策、医生如何进行多点执业;信息技术方面如流量与缴费困扰如何破解、怎样确保重要节点通讯畅通、手机实名制能否完全做到;交通出行方面如村民小组出行难怎么解决、ETC服务如何完善、高速公路如何才能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所有这些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问题,都得到了详细的解答和及时的回应。

殷殷为民情 自觉承担一个职能

去年1月2日,“金色热线”迎来一期特别节目,云南日报、云南广播电视台、云南网的媒体代表走出幕后,走进演播室,与主持人一同回顾和分享参与“金色热线”采访报道的收获和感悟。云南电视台制片人陈泽慧说:“我们希望相关部门增强接受监督的意识,不要一味地回避问题,只报喜不报忧,一碰到问题就拒绝接受我们的采访,甚至说服我们放弃。”她希望新年能有新气象,在2014年中继续做好“金色热线”的问题追踪,加大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帮助群众解决更多实际问题和困难。

回顾这一年的节目,群众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上线单位的承诺也一项一项地得到落实。2014年6月19日,大理州的杨女士在热线中反映,大理市下关镇兴国社区老年人较多,其中很多人有听力障碍,生活上也存在一定困难,想询问政府对这些群众有没有相应的帮扶措施。仔细了解相关情况后,大理州残联组织技术人员前往兴国社区为老年群众进行了听力检查,从中筛选出适合佩戴助听器的老年人,并免费验配。回访中,杨女士说节目播出后社区里的20名老人都佩戴了助听器,解决了以前交流完全靠喊的情况。

对典型问题勤揭盖。滇池治理是世界关注、全国关心的重要工程。2014年9月18日,昆明市相关负责人做客“金色热线”,即时对相关问题进行交办和回复。该负责人在回应听众时表示,滇池治理要抓好环湖截污工作、入滇河道的综合生态治理、环湖生态建设、监督管理和严格环境执法5个重点。

也就是在当天,针对昆明排水管线一遇暴雨就发生堵塞溢漏等现象,昆明市政府办公厅相关负责人就如何确保排水畅通进行了回应。据介绍,昆明将用5到10年的时间建成较为完备的城市防汛排涝工程体系,保证主城区的防汛排涝安全。

就意见建议广交流。2014年11月13日的节目中,有网友评论称云南现行的“中低产林改造”政策存在漏洞,已经给云南天然林资源带来了威胁。针对此问题,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与听众网友作了交流。该负责人说,“有个别地方,为图短期经济效益,借低效林改造之名行毁林之实,给社会造成了极坏影响。对这些违法行为,各级林业部门的态度是一贯而明确的,坚决打击,绝不姑息。”他坦言,在低效林改造过程中,我省个别地方对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特别是对符合条件的天然商品林改造时,造成很多人的不理解,以为是在毁林。针对改造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林业部门将及时研究,不断完善管理工作。

云南日报 记者 杨富东

 

 

云南网官方微博

云南网官方微信二维码

云南网客户端

 

 

首付
首付  首付【表情】【表情】万买地铁三室准现Zhifang.com
去年云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1%
云南省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保持优良,云南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全年未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Zhi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