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平县山村被误称"早婚村" 村民:请别再矮化我们

24.11.2014  10:53

哪个是早婚县?哪个是早婚村?山区、热地方的人只不过个子小了点。

请别再矮化我们!”这是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者米拉祜族乡打落村、隔界村等山村数十个苗族、瑶族、傣族和哈尼族妇女的话。

近日,看到报纸、网络上沸沸扬扬地在炒作“西南早婚”“西南早婚村”等现象。带着种种疑问,我们走进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

提起部分媒体和网络上传说的“早婚村、早婚县”等说词,该片地区男女老少大多难以理解。他们说,我们世代生活在这个地方,按民族风俗和习惯过日子,参照国家政策法规来生活,从来没有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矮人三分。然而,一些外面的人进入后,看到环境情形与他们稍有不同了,就站出来说三道四,以个别代替群体,有夸大事实的成份……

在打落村,一名抱着小孩的男子对我们说:“我叫刀绍清,高中学历。今年23岁,去年结的婚,今年3月才生的孩子。”回顾成长的经历,这个年轻的傣族父亲诚恳地说。

以前,在金平这个集山、少、边、贫和原战区为一体的地方,因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滞后,山区的孩子上学确实艰难,生产生活也面临着种种外界难以想象的困境。但是,通过国家和省、县各级数十年的帮扶和投资,山乡的面貌改观了,所有的孩子都有学上。

特别是近10来年,在县里控学保辍及经济发展措施的促进下,几乎没有孩子因为贫穷或所谓的“风俗习惯”影响而中途辍学,早早地回到山村来结婚生子的。

在打落村,这名村民的说法代表了大多数人的观点和看法。他们说,当前,部份媒体记者就喜欢在各地乱窜,采写一些夺人眼球的素材,制造“舆论效益”,有时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

您看,在地球的各个片区比较,生长在冷凉地区的人们,大多个子比较高。但是,生长在湿热地带的人,普遍是偏瘦、个子偏小。”“这是人和动物与环境、气候的自然调节和适应。”“有的人,没有自然常识,从冷凉地区到热地方来,看到我们的体型和他们不同,就以为我们的年龄、经验和智慧远远低于他们,简直是荒谬。”在者米拉祜族乡新明村,当地群众对一些媒体上的说词提出批评。

他们说:把金平县说成是“早婚县”,把他们的家乡说成是“早婚村”,伤害了我们感情。请部分“媒体人”消停一下,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在金平,我们从当地计生、民政部门了解到,金平近两年人口出生率约14.9‰,每年出生人口约5400人。从教育部门了解到,该县加大控辍保学力度,仅今年1—10月就投入教育经费达2.71亿元,目前在校生达61340人,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99.28%,初中毛入学率达99.02%,适龄儿童完成义务教育后回家务农和外出打工的仅占3.38%。种种迹象表明,部份媒体所说的“早婚县、早婚村”是片面之词,是夸大的,早婚在金平毕竟只是个别现象。(来源:红河日报微信公众号 记者 马玉龙 通讯员 李永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