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零重启” 昆明文旅业融合走出新路子
新冠肺炎疫情给昆明文旅行业带来很大的冲击,让文旅经济下降至冰点。当前,昆明文旅行业“归零重启”后,如何实现突围走向复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旅游“开闸”
稳妥推动文旅市场复苏
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强调,要全力推动消费回升,包括出台有针对性的刺激旅游消费措施,利用新媒体、云平台等手段加大旅游市场营销力度,吸引更多外地游客来昆旅游,助推旅游市场全面复苏。
据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1至6月,我市接待游客总量4488.89万人次,同比下降47.57%;实现旅游总收入623.94亿元,同比下降51.10%。
对此,昆明市先后制定下发了《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恢复开放工作指南》《关于A级旅游景区复工复业的通知》《昆明市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复工复业工作指南》《昆明市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有序恢复经营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关于转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有序推进文博单位恢复开放和复工指导意见的通知》等文件,指导各地科学开展文化旅游有关领域复工复业工作。
目前,昆明25个A级景区全面恢复开放,重点推进的48个在建文化旅游项目均实现复工复产。在全市272家旅行社,除对中、高疫情风险地区及出入境旅游以外,其他经营业务均已全面恢复。
从市文化和旅游局的统计可以看出,2020年1至6月,我市接待的游客中,来自省外的游客共计700.25万人次。省外游客主要来自四川省、贵州省、广东省。7月17日,昆明市第一时间启动“清凉一夏 畅游昆明”自驾游推广活动,历时9天分别前往川、渝、黔三省(市)的攀枝花、成都、重庆、贵阳等地开展“精准对标”旅游推介活动,700余家旅游商、14家意向性签约企业参与,覆盖人群超过2000万,为五地共同打造大西南旅游经济圈和精品避暑旅游线路产品带来良好契机。
文旅融合
打造“昆明味道”旅游产品
今年“五一”小长假,是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文创上线一周年的日子。在此前推出“爆款”雪糕等30多种文创产品的基础上,讲武堂文创再添新品。复古文创报、拍立得纪念相册、手绘丝巾、自制风筝、个性口罩……这些文创新品以限量预约的方式面世,一方面严格落实了景点限流要求,另一方面也让到场游客体验到了高品质的文创DIY。产品一经推出,再度供不应求。
在旅游过程中,如何用文化的方式传播和宣传昆明城市品牌?我市利用“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与翠湖公园联合认定为国家4A级景区”的契机,与故宫博物院等国内顶尖设计团队合作,高起点高视野打造讲武堂文创作品,让游客把鲜活、有趣的翠湖、讲武堂“带”回家。
5月18日,昆明市还发布了4条翠湖博物馆群落旅游线路,将包括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在内的15个各具特色的博物馆、纪念馆贯穿其中,这些线路包括环翠湖历史遗迹游线路、探寻昆明历史街区游线路、回望西南联大游线路、回顾云南革命历程游线路。此举标志着翠湖博物馆群旅游产品线的初步成形,“翠湖景区”将来有望成为代表昆明历史文化名城形象的全新地标。
青石板、一颗印、走马转角楼……位于闹市区的昆明老街,由于保存着众多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成为昆明旅游的网红“打卡街”。去年以来,昆明市以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对位于昆明老街片区的“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中心”进行改造升级——在原来只提供单一旅游资讯和投诉服务的基础上,扩容增加服务内容,打造了一个集公共阅读、群众文化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推介、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中心。
该中心开设了游客驿站、文创空间、悦读小屋、文化茶吧四大聚合空间,免费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智慧旅游体验和“昆明老街城市漫游”志愿讲解服务,以及文化创意展示及各类互动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技艺培训、户外旅游主题阅读、各类精品文艺展演等公共文化旅游服务,积极探索了昆明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文化+”引领
把“三个品牌”转变为游客期待
自7月14日国家宣布重启跨省(区、市)团队旅游以来,原本熙熙攘攘的昆明老街在暑期更加热闹非凡,人群中多了不少省外游客的面孔。
马家大院内,“大嘴款昆明”方言脱口秀正在火热上演。近两个小时的演出中,本土艺人岳立身穿蓝色长袍,手持一枚话筒,用地道的乡音细数老昆明的美景、美食、街街巷巷,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外地朋友更好地了解昆明。
在台下爆满的观众席中,来自深圳的吴星非常开心。吴星介绍,此次他们一行6人来昆旅游,当晚在闲逛昆明老街时偶然发现了马家大院有场演出,决定走进大院“一探究竟”。“原来只知道昆明四季如春,有鲜花和红嘴鸥,看了演出才知晓昆明的历史文化底蕴相当丰厚,庭院体验式的演出形式也非常新颖,给了游客一段美好而难忘的体验。”吴星说,这场演出成为她此行的“彩蛋”,也是外界了解昆明的一条旅游“新路线”。
昆明是国家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也是“全球最佳避暑城市”。在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戴彬看来,昆明市域范围内有数量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它们共同组成了昆明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
如今,文化旅游已成为新一轮消费升级的风口,也是推动经济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重要的抓手。后疫情时代,如何让游客了解昆明、爱上昆明,变被动消费为主动消费?
“旅游是消费的场景,内容是消费的灵魂,我们的内容就是昆明这座城市的文化。”戴彬认为,围绕昆明着力打造“一个枢纽”、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全面提升“三个品牌”的战略目标,昆明文旅产业发展必须坚持文化引领,促进文旅融合,与昆明市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相结合,进一步延续昆明历史文脉,彰显昆明文化形象,全面提升昆明城市品牌魅力。
目前,昆明市围绕“世界春城花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健康之城”城市形象IP,打造了“春城花都、好享昆明”旅游城市品牌形象,全国城市马拉松“昆马”IP,“昆明家族KunmingFamily”LOGO,启动了“昆明角色家族”征集活动,促进文化与民族节庆、体育赛事、旅行观光和零售消费等领域融合创新,力争把“三个品牌”做到游客心坎里,成为大家对昆明旅游的美好期待。(昆明日报 记者王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