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宫里的“演武声” ——昆明市工人文化宫武装部建设工作纪实

06.07.2015  10:36

昆明市工人文化宫武装部每月的集结训练已成为文化宫一景。 文化宫供图

昆明人都知道昆明市工人文化宫。但是,很多昆明人并不知道,其实在全国文化宫系统中,昆明市工人文化宫也是一块响当当的招牌,已在全国几千个文化宫中名列前茅。

今天,我们以管窥豹,把目光投向“昆明市工人文化宫武装部”这块特殊的牌子。因为在这块牌匾的背后,是昆明市工人文化宫多年持之以恒提升综合能力的一个缩影。

工人文化宫“全民皆兵

自从昆明市工人文化宫搬迁新址以来,细心的市民就发现,这里似乎还驻扎着一支部队——每年的征兵宣传声势浩大,每月的集结训练严格有序。每次搞活动,这群身着迷彩服的人们,无论是烈日还是暴雨,都像塑像一样挺立,这不是部队作风是什么?

的确,2013年7月27日,昆明市工人文化宫人民武装部成立后,工人文化宫的所有职工又有了一个新身份——民兵。

昆明市工人文化宫人民武装部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警备区批准成立,这是全国工会文化宫系统中的第一个军队建制武装部。

昆明市工人文化宫主任罗建艺是曾经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优秀军人,拥有着浓浓的军人情结,罗建艺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警备区陆军预备役通信团中校处主任,现在又多了一个职务:昆明市工人文化宫人民武装部部长。在罗建艺心里,有一本“大账”:“文化宫是广大职工群众的学校和乐园,是党、政、军与广大职工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文化宫成立武装部后,不仅可以作为基层宣传的窗口,更切实地宣传国防教育知识,开展军民共建、文化拥军、科学用军等具体活动,加强军地合作,提高民众国防意识,为国防建设做贡献,而且还将为实现文化宫人‘打造劳动人民的文化宫殿’的理想提升综合能力。

文化宫人民武装部下设民兵应急处置分队,由干部排、基干民兵排和女兵排组成。民兵应急处置分队经常开展集结训练,不仅为文化宫提供安全保障,军人作风中的“效率”、“执行力”等这些关键词也对职工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如今,“兵商如铁的文武之道”已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昆明市工人文化宫全体职工前行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