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迁徙” 让老人开心比现实意义更重要

04.02.2016  17:11

    今年,在昆明工作的和先生没有回老家过年,而是让他的父母反向出行,来昆明一起过春节。这种被称为“逆迁徙”的现象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并引发关注与讨论。有观点赞称:该现象值得鼓励与提倡。

  实际上,说鼓励与提倡未免夸张,是否“逆迁徙”,还得多考虑老人的想法。

  鼓励者认为,春运“一票难求”,子女春节回家千辛万苦,而假期又只有短短几天。如果让父母“逆迁徙”,就可以错峰出行,通过“打时间差”的办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缓解春运“出行难”的办法。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实现了一个小家庭的团圆,子女可以带父母在自己工作的城市走走看看,父母可以近距离地了解子女的生存状态,体会子女的喜怒哀乐。所以,鼓励者认为这种“曲线团圆”的方式,是一种“双赢”。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哪种形式的团圆都值得提倡。所以,支持者真正鼓励的是,“逆迁徙”可以缓解春运“出行难”,其“鼓励”也就显得有理有据。

  可真的是这样吗?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讲,除了是一个节日,更是人们想让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特别是老一辈人,他们更注重的,很可能是热闹的气氛、浓浓的年味。

  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从宏观层面去解读“逆迁徙”,更不能因为它有利于缓解春运压力就提倡它。这个节日虽然在公共视线里,更多的是“返乡大军”、“一票难求”,但更重要的,是它赋予每一个个体的情感与精神。

  春节,是小家的狂欢。而“逆迁徙”是这些小家对当下经济、文化和社会变迁(如春运压力),尤其是家庭结构小型化、空巢化的一种回应和策略。我们可以去讨论这样的策略是一种理性抑或是无奈,但永远不要将其上升到“鼓励”、“提倡”的高度去,因为那样,社会就会赋予这个行为以道德意义,会将个体淹没。

  关于选择“逆迁徙”的家庭,特别是其中的年轻人,需要考虑的是,长辈是否会被“父母心”裹挟,宁可自己多受苦受累,也要让子女少吃苦受累。比如老人到子女家之后,其劳累程度如何,是否有那么多的精力,父母是否会对城市有陌生感甚至恐惧感,父母与子女作息时间冲突的问题怎么解决等。

  总而言之,父母“逆迁徙”到城市过春节,是不是开心、是不是合适这才是最重要的。而且,这还尚未考虑到子女的经济问题,如房子是否够大,能让父母住得舒心等问题。如果一个家庭要想选择“逆迁徙”,不妨让父母在淡季来一趟自己工作的城市,看看父母能否适应。

  春节,对每个中国人来说,意义都很重大,越是在这种时候,就越要关注个体的体验,关注个体的差异,不让个体淹没在集体的呼声中,这才彰显出对人的尊重。

  对于“逆迁徙”,舆论没必要、也不应该去“鼓励”或者“排斥”,所谓的“意义”也根本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种方式对于一个家庭的子女和老人而言,能让他们开心就好。(都市时报 尹一)

编辑:赵艳芳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