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为契机大理州抓实民族地区发展

16.05.2016  21:02

本报讯(记者 辛向东 实习生 杨筱哲) 我州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为契机,坚持“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的信念,把改善基础设施和培育壮大产业作为民族地区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将示范区建设与“五网”建设、脱贫攻坚、高原特色农业、推进城乡一体化、民族文化旅游结合起来,推进示范创建与经济发展共促互进。

 

着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按照“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示范引导、全面推进”的思路,突出抓好省示范创建“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点创建工程”,用示范引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打造了一批类型多样、各具特色、具有标杆性的示范典型。投入专项资金1亿多元,整合各类资金5.6亿元,先后创建了1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10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168个民族团结示范村、9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打造了新华村、寺登街、诺邓、周城、喜洲、双廊、东莲花、寺前村、曲硐、七宣等33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4年全国挂牌命名的第一批特色村寨中,我州有7个村名列其中,位居云南省第一。

 

着力推动“586”工程,促进民族地区民生改善。按照“抓样板、带中间、强帮扶”的思路,打造条件较好的150个样板村引领发展,帮扶发展条件滞后的周边结合部少数民族1225个自然村加快发展。整合各类资金76.63亿元,认真实施“586”工程,实现“五通八有”(即通水、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信息,有安居房、有高稳产基本农田、有增收致富产业、有村内硬化道路、有乡村亮化设施、有公共卫生厕所、有垃圾收集处理池、有综合活动中心);提升150个样板村,实现“五好八高”(即经济发展好、村容整洁好、民主管理好、村风民俗好、邻里和睦好,群众生活水平高、居民综合素质高、人居环境质量高、社会文明程度高、民生保障能力高、生产组织层次高、服务管理效率高、特色文化活力高);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发展特色经济、保护发展民族文化、推进生态家园建设、加快民族人才培养、巩固团结和谐局面六项重点工作。通过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点亮大理”乡村路灯工程和“三清洁”活动,建设了漾濞光明、永平江黎罗沙等一批生态村,各族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解决了90万人的安全饮用水问题,建设项目惠及12.5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群众8.58万人。对傈僳、苗、傣、阿昌、壮、藏、布朗、拉祜8个人口较少民族学生就读州内4所中专学校、5所高中实行学费、生活费、住宿费、杂费“四免”政策,九年义务教育少数民族学生入学率达98.5%。

 

着力培育特色产业,助推民族群众走上致富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重点培育壮大烤烟、核桃、乳业、蔬菜、蚕桑、薯类、茶叶、生物药业、特色水果、特色花卉、民族刺绣、民族雕刻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加快培养新型农民,推动农业向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业融合发展。核桃种植面积达1015万亩,实现年产值近100亿元,成为“全国核桃第一州”。巍山县南诏镇和永建镇、大理市喜洲镇和双廊镇、鹤庆县草海镇新华村、剑川县金华镇等地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弥渡蔬菜、漾濞核桃、宾川水果美名远扬,下关沱茶、欧亚牛奶等一批名牌农产品畅销省内外。2015年,全州农产品出口总值达9.7亿元,增长6.8%,其中水果出口成为农产品增长亮点,增长123.6%。全州列入全国民族贸易企业181家,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18家。大力发展民族特色乡村旅游产业,共发展旅游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000多个,营业收入达18亿元。

着力推进脱贫攻坚,加快民族地区脱贫步伐。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要求,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精准识别脱贫对象,突出“五个一批”,落实“六个到村到户”,抓好整乡、整村推进,启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强化信贷扶贫、产业扶贫。紧盯脱贫目标,对照脱贫标准,严格时限要求,实行时间倒排、目标倒逼、挂图作战,层层压实责任,推动脱贫攻坚深入开展,不让一个兄弟民族在共同富裕的征程中掉队。2015年实现6.9万贫困人口脱贫,今年将实现7.5万贫困人口脱贫。三年来,全州25.27万贫困人口脱贫,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1.25万户,5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示范点建设启动。落实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去年5.37万名干部职工“挂包帮、转走访”1110个村8.9万户,帮扶特困少数民族群众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