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千企万岗进校园”第二场招聘会提供上万岗位

22.03.2015  19:27

招聘人员向求职者介绍企业情况和招聘需求

云南各高校毕业生涌入招聘会现场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杨雁 2015年毕业生大型供需洽谈会于3月21日在云南农业大学举办,这也是2015年昆明市“千企万岗进校园”高校毕业生春季招聘会系列活动的第二场。本次洽谈会共有省内外用人单位468 家入场求贤,提供需求岗位上万个,岗位数量大,涉及学科领域广,为综合类的专场招聘会。

    据悉,2015年昆明市“千企万岗进校园”的第三场系列招聘会活动,计划于3月25日在呈贡昆明医科大学内举办。

     民企、小微等基层就业需求更为旺盛

    3月21日一大早,云南农业大学西校区大门口摆放了显眼的招聘会彩虹门,学校的大屏幕也打上了招聘会信息,数百个招聘席在校园球场上一行行排开,从四面八方涌来的高校毕业生络绎不绝。为方便广大高校求职者方便地寻找心怡的工作岗位,云南农业大学特别印制了本次供需洽谈会参会单位信息册,册子上详细标注了招聘单位的公司名称、单位地址、所在的展位号、招聘职位信息、需求岗位、需求人数、学历及专业要求等。求职者只需免费领取一份信息册,就可先查询自己想找的工作岗位,再去到相应的招聘台处进行咨询和报名即可。

    与往年相比,今年毕业生供需洽谈会呈现一些新的特点。首先是基层就业需求更为旺盛,本次洽谈会上,来自文山、临沧、保山、普洱、楚雄、昭通等6 个地州的11家事业单位提供需求岗位50余个,涉及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科学、食品等多个学科;此外,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成为吸纳就业主渠道,本次洽谈会上,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提供就业岗位7000 余个,岗位涉及农学、工学、经济、教育等多个领域;还有就是就业帮扶针对性更强,本次洽谈会上,学校编制了《云南农业大学2015 年“三个一百”重点项目毕业生推荐名册》分发送给用人单位,有针对性地对学校2015届毕业生中100 名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100 名就业困难女生及100 名就业困难少数民族学生进行重点关注、重点推荐和重点服务。此外,政府与高校形成合力,推进“千企万岗”迸校园,共同应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本次洽谈会上,昆明市劳动就业服务局特别组织了辖区60家用人单位带岗位进校园,多管齐下,努力开辟毕业生就业新渠道。今年“千企万岗”进校园的招聘企业较往年增加了20%以上。

    3月21日一早,财大就读物流管理专业的阮同学来到招聘会现场后,1个多小时的时间就到6个心怡的岗上都进行了报名。她说:“我今年6月就将毕业了,虽然自己学的是物流管理专业,但物流行业还是太辛苦,工作性质单一,更适合男孩子,所以自己在学业期间,已通过考试取得了会计初级证,更想找一份会计岗位的工作。”在招聘会现场,阮同学看到一家农恳物流企业招财务岗位,她说:“我觉得可能这是我今早报名的6家企业中最适合我的,其一是因为这是家国企,而且也是物流企业,与我所学专业相关,且又是招财务岗位,希望能得到这个岗位的面试机会。”说到岗位薪资时,小阮说,虽然刚踏入社会,还是希望月薪能达到3000元上下。

    招聘会现场也有一些外省的企业岗位,比如浙江一家生物科技公司招聘席前排了五六个正要报名的大学生,该企业除了招医药代表进行全国意向性安排外,将招聘人员到上海、浙江从事行政人事、质检、商务、客服等岗位的工作。就读于农业大学园林专业,今年将毕业的马同学说:“我老家是东北的,可是北方的企事业单位很少会来到云南的高校招人,所以我就想着先报这家企业的医药代表岗位,这样我就可以选择性地回到家乡先有一份工作,先就业,之后再在家乡择业。

    据悉,昆明市劳动就业服务局还计划于3月25日,在呈贡昆明医科大学内举办2015年昆明市“千企万岗进校园”高校毕业生春季招聘会的第三场系列活动,本场主要提供医卫类岗位。

     到民营企业将成高校毕业生就业新常态

    相关统计显示:2015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到749 万人,比2014 年再增加22万人。仅云南农业大学的毕业生就将达4845 人,较2014年增加726人,增幅达17.6%,成为该校历史上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为此,无论是就业部门或是高校,都想了多种促进高校毕业生成功就业的举措,比如在继续完善原有的就业创业指导和帮扶机制下,进一步深化就业-招生-人才培养联动机制,外引内联,积极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通过专场招聘、微博、微信适时推送招聘信息等方式,为毕业生及时提供多数量、高质量的就业岗位。

    云南农业大学常务副校长吴伯志说,随着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和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局面暂时不会改变,但结构矛盾将发生新的变化,广大民营中小企业、二三线城市人才需求将明显上升。同时国家出台了很多鼓励到城乡基层、到小型微型企业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还有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等一系列举措,学们要充分用好这些政策。

    此外,到企业去,特别是到民营企业就业创业,将是大多数毕业生就业的新常态,传统观念中的“铁饭碗”将成为历史,一考定终身现象将不复存在,而更加充满活力的民营企业将会是吸纳毕业生的大户,因此高校毕业生要转变就业观念、合理定位、理性择业。

编辑:范皛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