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陲云南追寻孔子文化“足迹”

28.09.2015  22:03

 

9月28日是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儒家学说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66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纷纷举办祭孔活动。

 

而云南作为中华版图上的极边之地,在地缘上远离中原文化中心。且当孔夫子带着自己的门徒历经千难万险周游列国之际,云南还处于楚将庄蹻入滇的前夜,而今天为世人所熟知、最终却神秘消失的古滇王国在孔子的时代还是一个遥远、未知的神秘存在,孔子周游列国的版图里自然没有云南,因此,在地理范畴上,孔子不曾到过云南,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今天在云南境内去追寻他的“足迹”。

 

 

建水“孔子文化节”感受传统文化氛围

为隆重纪念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建水县从2005年起,将每年9月28日确定为“中国红河·建水孔子文化节”。

 

9月28日,2015年第十一届中国红河·建水孔子文化节在建水文庙隆重开幕。以礼为名,下面就跟着新闻君一起去看看本届建水孔子文化节的精彩内容吧!

鸣钟、观舞、诵名句

 

 



斯文在兹,内外肃静,列位肃立,恭请圣像!

 

随着总提调发出的口令,文庙月台上响起雄壮沉闷的过山号,顿时,整个文庙内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烟盒舞、彩扇舞将文庙渲染得喜气洋洋。开幕式上,嘉宾代表一起欣赏了颇具古典韵味的舞蹈《孔圣颂》、《祭孔乐舞》以及童声朗诵《论语》经典名句。

 

 

 

 

祭孔大典

 

 

 

 

 



开幕仪式后,祭孔大典随即在先师庙前正式开始。

 

起鼓、鸣锣,洞泾古曲齐演奏,先师庙前一派肃默庄严的气氛,在歌乐工古朴的祭祀音乐声中,孔子的圣象被毕恭毕敬迎接得了先师庙内。

 

 

 

 

儒家系列文化活动

 

 

孔子节”系列活动适逢国庆黄金周,10月1至6日,建水文庙将举办儒家三礼、敬老礼、祭孔祀典,以及射艺、拓片等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以“一家人的建水,一家人的孔子节”为主题,张扬建水“家文化”,彰显建水传统儒家文化和时代人文。此外还开展了一些有意思的互动活动,如射艺、孔子箴言拓片体验,子健书屋除平时可以看书、休闲外,周六晚上还有丰富多彩的雅集,游客可以看茶道听古琴,在静谧的夜文庙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建水古城无处不在的儒学风雅

行走于建水古城,无论是问路、买东西,都感受到建水人的厚道做派,有时被问路的对象会将你直接带到目的地,吃饭时也会体贴地告诉你,点的菜太多,一个人吃不完。而眼前依次划过的是那些代表儒学文化的历史坐标,建水文庙、朱家花园、学政考棚,就连老百姓常去的广慈湖的石栏上也篆刻着《中庸》经典语录——“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建水文庙 是全国第二大文庙,始建于元朝,建筑群坐南朝北,纵深达625米,共分七进空间。第一进空间从万仞宫墙到“太和元气”坊,九米高的“太和元气”坊是文庙的单大门,属四柱三楼三门道木牌坊,门头上的“太和元气”四个贴金大字,是赞美孔子思想如天地生育万物,可见元朝对推广儒家文化的重视程度。

 

 

 

 

 


建水的 学政考棚 始建于明初,现址保存的建于清末,是滇南地区学子们参加院试考取秀才的场所。整个建筑呈中轴对称布局,有六进院落,层层递进,由考场和学政署(云南主管教育官员办公场所)两部分组成。考场设在厢房,由木板间隔成单间,共二十余间。现在已辟为科举博物馆,有大量的图片及文字资料介绍古代的科举制度。其中所设置的清代考官和考生的仿真蜡像皆栩栩如生,惟妙惟俏,生动形象的再现了当年科考的场景。

 

 

 

 

 


位于建水古城建新街中段的 朱家花园 ,是清末乡绅朱渭卿兄弟建造的家宅和宗祠,占地2万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呈“纵四横三”布局,为建水典型的“三间六耳三间厅,一大天井附四小天井”式传统民居的变通组合体建。朱家花园美学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儒家“比德”的观点和“文饰”的人工美。建筑群布局向平面展开,由若干个单体建筑群被合围称一个对称、和谐,紧凑、内聚、温馨、向心力极强的家庭院落群空间,各屋向天井排水,风水学说称之为“四水归堂”,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寓意。这种创造“和睦”之美和增强家的内聚力、向心力的布局形式,实际上是传统宗法伦理中“家和万事兴”的观念反映。

 

 

 

 

 

儒家思想影响少数民族地区文化

儒家思想也把仁和礼统一起来,一面发挥礼的外部约束力,一面又大力提高人的道德自觉性;一面让礼来文饰人们的现实生活,一面又让仁满足人们自我完善的需求乃至某种宗教情感的需求。正是因为这样,儒家思想有广泛的适应性,对于文化落后的少数民族来说,实行儒家政治制度与伦理规范不仅是适应而已,更是一种提高,正如脱去树叶兽皮之衣而换上丝绸一样。于是儒家思想不仅在汉族地区得到贯彻,也在少数民族地区传播。

 

地处边疆的少数民族学习儒家思想做得比较好的,南诏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南诏是公元七、八世纪时西南地区由彝、白、纳西、拉祜等族的先人所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唐帝国的“不侵不叛之臣”,最盛时囊括今云南全部,和贵州、四川的一部分。第五代王阁罗凤,钦慕并且努力学习以儒学为代表的汉族文化。他在战争中俘虏的唐县令郑回因深通儒学,得到他的敬重,不但做了王子王孙的教师,而且做了南诏的清平官(丞相)。在郑回的影响下,南诏王异牟寻、寻梦凑等对儒家学说皆有深入的理解,且用以治国安民。异牟寻说,他的国家“人知礼乐,本唐风化”。郑回说南诏“修文习武,官设百司,列尊序卑,位分九等,辟三教,宾四门。阴阳序而日月不愆,赏罚明而奸邪屏迹,通三才而制礼,用六府以经邦,信及豚鱼,恩沾草木。”俨然是儒家的理想国。尽管有夸大的一面,但实施儒教的努力是不可否认的。南诏君臣能说出儒学味十足的话来,如“忠孝”,“至忠不可以无主,至孝不可以无家”等等。


南诏德化碑,历经千年风雨剥蚀,至今犹挺立在大理太和村——原南诏王都。它不仅是西南少数民族学习儒家思想的见证,也是汉族与少数民族友好的见证。碑是南诏王阁罗凤为打败唐相杨国忠派遣的征讨大军而立的。碑文表明,南诏与唐虽然因一时的矛盾,打了大仗,但是由于思想文化的一致,终究还是要友好相处的。果然,在这次大战20多年后,阁罗凤之孙异牟寻在南诏都城迎接唐朝使节,并受封为南诏王。

 

 

 

 

 

云南孔学研究有着“逆流而上”的硕果

云南虽然在地缘上远离中原文化中心。但令人惊叹的是,云南的孔学研究却结出了“逆流而上”的硕果。

 


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成立于1993年9月5日,该学会聚集了大批云南省知识界、政经界、文化艺术界的名流泰斗。通过该学会每年公开出版的文献汇编《孔学研究》,人们得以管窥云南孔子学会十数年来不仅致力于发掘整理相应的历史遗产、遗存,与此同时更开展并进行了大量与时俱进的研究与社会活动。

 

从历史上看,云南自西汉时被纳入中央王朝的版图以来,尽管有时偶尔也出现过地方性的离心势力,但在思想上各民族人民始终不约而同地保持着对儒家文化的认同和尊崇,从心理上认同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2009年由云南孔学会编撰的《云南文庙存佚》这一填补空白的出版物无疑是最强有力的佐证。在云南,各民族既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又对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向心力。这正是受孔子“和而不同”思想影响的结果。

 

 

 

结语

回望两千多年前那个风尘仆仆的背影,他不但是我们精神上的父亲,也是我们命运的引领者。这个背影在云南这方他不曾驻足过的红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无法拭去的履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