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边疆免费培养小学老师加强特教学校软硬件建设

27.01.2015  18:38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能有效促进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国民受教育的程度和水平关系到这个国家未来的命运;对个人来说,教育是使其融入社会、提升能力的基本手段。除了早期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等教育类别,特殊教育和边疆地区教育也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在今年的政协提案中,委员们也呼吁社会各界关注这些教育类别。

        2015年要初步建成具有特色的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技能实训基地30个左右

        到2016年,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

        全省适龄视力、听力、智力3类

        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

        力争到2016年建成10个县级“医教结合”实验区

        和20所“医教结合”实验学校

        2016年每所特殊教育学校

        至少建成1-2个职业技能实训基地

        重点加大对云南师范大学、昆明学院、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支持力度。把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纳入师范生免费教育计划。

        据新华网

        ●大学城在校学生已达10万人以上

        ●没有一所综合性医院,对师生和社区居民生命健康带来隐患

        ●立交桥环岛拥堵现象与日俱增,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共鸣

        ●西站立交桥和金马立交桥交通拥堵情况突出

        ●建议出台专门的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管理办法

        ●设定强制性的雨水回收设施标准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免费定向培养边疆贫困地区教师

        近年来,边疆贫困地区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部分边疆贫困地区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比较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地区教学质量和人口素质的提升。

        “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为例,教师招聘工作难度较大且数量不足。”政协委员项廷超介绍,由于农村教师生活工作条件艰苦、教学任务繁重、待遇不高,导致大量师范类专业毕业生不愿从事边疆教育工作。2012年~2014年,该县教师招聘指标分别为214人、189人、282人,实际招聘教师数量分别为172人、181人、241人,教师数量明显不足;同时,由于师范类专业毕业生人数有限,边疆地区招聘选择的余地更小,最终只能从非师范专业毕业生中挑选,出现被聘用教师学非所教的情况在所难免,专业学科教师紧缺现象严重。加上教师队伍稳定度逐年降低,人才流失呈上升趋势。

        因此,在高等院校阶段就建立信念坚定、愿为边疆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教师培养体系势在必行。项廷超建议:各级政府可针对特定边疆贫困地区,按照“公开计划、自愿报名、择优录取、协议定向、免收学费、跟踪培养、考核合格、落实就业”的原则开展师范生免费定向培养工作,为边疆贫困地区储备优质教师资源,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关注残障人士教育

        推进校点建设发展特教相关事业

        特殊教育是使用一般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残障人士进行培养的教育,其目的是最大限度满足社会要求和残障人士的教育需要。

        目前我省在特殊教育领域存在师资严重缺乏、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教师素质难以提高、缺乏职业教育实习基地以及特教津贴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政协委员胡昭云介绍,特殊教育是一项艰辛的工作,学生一进入学校,学习和生活都由教师负责,包括周末都需全天候管理,压力极大,如果不解决目前面临的问题,不利于特殊教育在云南的发展。

        “政府应高度重视特教事业,对残障人士给予比正常人更多的关心、关爱与支持。搞好特教事业,可以提高残障人士素质,帮助他们自强自立,平等参与社会事务与生活,解除家庭和社会的后顾之忧,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胡昭云建议,依照国家相关政策,积极推进特殊教育学校的校点建设,重点解决特教学校校园面积不达标问题,加强特教学校各类功能训练室基础设施建设,安排特教学校特殊设备专项经费、按国家要求配备专用仪器。同时,促进特殊教育向学前教育和高级中等以上教育两头延伸:积极开展残障儿童学前教育,发展高级中等以上特殊教育,让特殊教育良性发展,切实保障残障人士受教育的权利。

出处:信息公开办(转自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