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工耿家盛 30余年如一日就为磨好一把刀

03.05.2016  12:57

车工耿家盛

    从1984年开始,30多年来,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车工耿家盛就为磨好一把刀。“成天反反复复磨刀,反正就那几个动作,觉得乏味无聊时,脑子里就有我父亲、我师傅教给我的话,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个道理:车工就玩儿‘一把刀’,刀好,活就不会差”。正是这种在平凡岗位上的实干、钻研,让耿家盛拥有了很不平凡的成绩,“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模”、“全国最美职工”……

     一年学徒期3个月就苦练完成

    1982年,耿家盛从昆明机床厂技校产品表面处理(油漆)专业毕业,分配在昆明铣床厂从事产品油漆工作。两年后,调入原云南重机厂工具车间改行当车工。没有车工基础,耿家盛决定虚心拜师学艺,从最基础的工艺开始学起。他先后拜了当时的车工大王黄庭富等4位车工师傅,从基本的摇手柄开始学起,反复训练大拖板进、小拖板退和砂轮磨刀,双手经常磨起血泡,衣服也经常被汗水浸湿。

    为了早点学到技术,耿家盛没叫一声苦、没喊一声累。在厂里请教师傅,回家请教同为车工的父亲。别人要花一年才能完成的学徒期,耿家盛通过3个月的勤学苦练便完成了,成为车间的生产骨干。之后,他利用休息时间又学会了镗床、钻床等加工技能,成了一名技术全面的加工能手,每年完成了车间大量的“硬骨头”加工任务。30多年来,他掌握了车工的多项绝活,成为厂里人人叹服的“技术状元”。

     热心传帮带无私传技艺

    除了工作上的勤奋、踏实外,耿家盛还特别能钻研。他不仅传承了前辈们过硬的技术,更在工作中大胆创新,研究出了螺纹加工快速返程法、塔吊塔节加工工艺等,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

    1991年8月,耿家盛被公司派到广东珠海格力集团冠雄模具厂做技术支援。当时该厂急需制作1套价值100多万元的空调器模具,其中安排给他加工的是最复杂的部位,价值20多万元。仔细琢磨后,他建议将原来设计的1个由背面固定的配件改为正面固定,经厂方采纳后此项革新取得实效:加工成本费用降到15万元,调试和维修更为方便,制成后一次试模成功。

    1993年,耿家盛利用机床夹盘铣刀改进刀具,使每组加工费用从1250元降到300元,工效提高了3倍。2007年,他改进机床挂轮,为公司争取到系列类型产品,使机床成为分公司第二大支柱产品。

    耿家盛几乎年年都有一两样“改革”。这些年,耿家盛带领团队完成了拉丝机、橡胶绉片机等产品工艺编制和图纸改进500余项,改进塔机起升部分、重卷机滑槽等生产工艺400余项。

    “干这行,就是学习、积累、再传授。”正是因为知道传帮带对技工成长的重要性,耿家盛特别热心传帮带、无私传技艺,帮助年轻员工快速成长。他先后带过徒弟20余人,培训授课上千人次。通过他的“传、帮、带”,理论和操作上的因材施教与悉心辅导,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技术骨干。另外,通过“耿家盛技能大师工作室”,他每月开展一次“传绝技”交流活动,将多项加工技巧无私传授给众多员工。(都市时报 记者许孟婕)

编辑:周智宇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