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压烂了,心不能烂
路面坑坑洼洼,通行车辆却源源不断。记者 龙宇丹/摄
昨天,一个《昆明有条中国最烂的路》的帖子,在朋友圈悄然“火”起,被调侃为“中国最烂路”的筇王路(筇竹寺到王家桥)再次引起关注。让人哭笑不得的是,2011年这条路还曾被当做“科技示范路”。一条明星级别的“示范路”,为何就被压成调侃中的“中国最烂”?
筇王路成为关注焦点还得从2005年开始,当时为了保护筇竹寺,政府专门开辟了这条运输石材、混凝土等材料的——“昆明城市建设材料运输专用道”。这条路承受的“压力”之重,可以通过一个数据证实,在2007年到2009年之间,每天从这条路经过的载重货车平均1000多辆,所以短短几年时间,这条路经历了4次大修。2011年,政府将西三环到团结乡9公里左右路面,以试验方式,用天然石材做为主材料,将其建成一条“科技示范路”。然而,5年之后,路面却再次遭劫,成了一条名副其实的“烂路”。
归结这条路被压烂的原因,当然是密集、繁重的过往货车所致。虽然路政部门也严防死各类守超载,但因为利益诱惑等原因,超载货车很难从这条路绝迹。从某种意义上说,单单用执法的方式减少这条路上过往的车辆,很难奏效。那么,该用什么方法来应对?
路政、交通、规划、执法,甚至辖区政府,对于这条路或许没有进行过统一思考和规划。甚至面对这条路带给管理部门的诸多压力,在部分人心中,已经有了“随它去吧”的消极心态。这种心态一再被渲染和传递,民众对这条路的关心和关注一旦被压碎,这条路的未来也将被压烂。我们能够体会这条路带给管理部门的压力和困难,要解决这些问题,也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但作为政府主管部门,是否应该先为修好这条路树立坚如磐石的决心?有了决心之后,各个部门是否应该一起综合考量解决办法,寻找一条治理、维护之道?办法总比困难多,前提是我们的政府部门,是否还能重拾那颗碾压不坏的坚硬之心!(春城晚报 评论员李荣)
编辑:赵艳芳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