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治水需多方给力

15.02.2015  17:36

  近年来,涉及多个行政辖区的跨界水污染防治工作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无论是长期以来的万峰湖保护治理,还是2014年下半年相继发生的滇川交界的泸沽湖机动船入湖事件、滇黔交界的水污染事件等,都是公众谈论的热点和敏感话题。

  跨界治水涉及面广、困难多、投资大、见效慢,需要下苦功夫、真功夫、长功夫。滇黔桂3省(区)5县(市)保护治理万峰湖的实践证明,只有多方坚持不懈地共同努力,跨界治水才能真正见实效、见长效。

  一是沿岸政府主动作为。万峰湖是一个人工淡水湖泊,自形成以后,在给沿岸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同时,水污染也随之产生。其污染程度之重、社会各界关注度之高,令当地政府始料未及。在根本没有湖泊污染治理经验的情况下,云南省罗平县政府主动担责,县环保局局长率先出击,在向云南省环保厅、曲靖市环保局寻求支持的同时,与沿湖其他县(市)环保局一起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自打捞水白菜、水葫芦迈出成功一步后,罗平县推进万峰湖水域环境综合整治的步伐不断加快,通过生态创建改善县域水环境质量,无疑给万峰湖得到有效治理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二是多地联动攻坚克难。因跨界水域的整体性和流动性,污染成因比较复杂,开展保护治理工作面临诸多现实难题,单靠某地某部门唱独角戏根本无法有效推进。因此,沿岸各地政府的态度和行动都十分关键,既不能只表态不干事,又不能画地为牢、各自为战。只有多方真正达成共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钱往一处投,才能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解决好突出矛盾和重点问题。滇黔桂3省(区)5县(市)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建立的联席会议等协调联动长效机制,在满足跨省跨行业协调需要、优先解决水域突出环境问题、推进湖泊保护治理提速增效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是国家加大支持力度。在西部欠发达地区,资金严重不足一直是水污染治理中的最大软肋。近年来,云南省、曲靖市不断加大对罗平县的资金支持力度,但与万峰湖保护治理实际资金需求相差甚远。鲁布革乡2014年财政收入仅70万元,而支出总额达900多万元,绝大部分靠转移支付。目前,乡里仍然没有建成规范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面对每年10余万游客涌入,环境承载能力受到严峻考验。在沿湖各地政府财力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将万峰湖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纳入国家重点工程,从国家层面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既是沿湖各级政府的迫切愿望,也是推进湖泊保护治理工作的客观需求。

  四是全民参与共建共享。万峰湖生态环境质量与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全民自觉参与是湖泊保护治理最大原动力,进一步引导当地群众推行科学生产方式、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尤为重要。万峰湖沿岸各族群众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有着很好的传统,长期以来,他们在支持改善湖泊生态环境上付出了巨大牺牲。

  当前,沿湖各地在通过生态创建、强化环境监管等措施抓好抓实岸上防污治污的同时,坚持按照规划适度科学地发展水产养殖业和水上旅游业,最大限度减少了入湖污染物总量,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实践证明,只要政府、企业、公众齐心协力抓治污,湖泊水质必将稳中有升。(作者:蒋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