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好决胜全面小康“最后一公里”

14.08.2020  09:20

编者按

日前闭幕的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总结了八次全会以来的主要工作,深入分析了当前形势,对下半年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全会指出,2020年是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之年、“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下半年工作意义重大。要扎实抓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以高质量发展决战决胜高水平全面小康,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推进疫情防控常态化         

杨 敏

世界卫生组织将2020年突然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称为是百年一遇的公共健康危机,其影响将会持续数十年。对各国而言,新冠疫情引发的公共健康危机已经演变成了一场长期的治理考验:不仅要防止眼下不断演变的疫情进一步恶化,还要保障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长期发展。因此,减少疫情的负面效应,让社会经济秩序尽量回复到正常状态,疫情的常态化精准防控是重要路径。

5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正式明确了中国疫情的防控工作已经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并且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坚持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有力保障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落实属地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联防防控,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各项措施要求。

在疫情防控期间,昆明市全市上下通过实施一系列科学、精准的应对措施,前移关口,把控源头,牢牢把握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工作主权,制定了全国首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域地方标准,获评《2020城市应急能力报告》A级城市,前期的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重大胜利。虽然现在市内的本土病例清零,并且保持了很长一段时间,但短期之内,国内外的总体环境依然不容乐观,境外输入病例一直存在,北京、大连、新疆等城市和省份也先后发生了聚集性疫情。在这样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如果群众的防护意识松懈,常态化的防控措施,如环境消杀、体温检测等落实不到位,就很容易再次使病毒传播有了可乘之机,对现有的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带来新一轮的挑战。当前,中国要实现既定的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艰巨目标,各地也需要为实现这两个目标回归到既定的发展轨道,更加需要继续推进和稳固疫情防控常态化,为实现全国总体发展目标保驾护航。

进一步推进疫情防控常态化,首先,要深刻认识到常态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由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共同决定的。疫情防控的意识不能松懈,更不能抱有任何侥幸心理,各项具体的防控措施必须落实到位,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疫情防控方案,进一步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其次,要强化境外输入的管控。随着经济运行的逐渐开放,全球边境封锁措施逐渐解禁,国内外之间的各种往来会越来越多。如何切实做好境外输入病例的有效管理,不影响国内疫情防控的稳定局面,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最后,要不断加强自身实力建设。疫情不仅暴露和放大了许多原来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还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因此在常态化防控过程中,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自身软硬件的建设,如补足公共卫生系统的短板,建立健全基层疫情防控机制,对特殊的场所和人群,如学校、福利机构、商场、农贸市场等给予更多关注,加强知识普及和宣传等。这些措施的落实、能力的提升,不但有助于我们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有效控制疫情,更能为我们未来的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在读博士,本报特约评论员)

稳住大项目压舱石         

李彦龙

大项目催生大产业,大产业带动大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抓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质量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离不开大发展,尤其离不开大项目带动的大发展。就此,近期召开的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要整体联动、精准发力,稳住重大项目‘压舱石’ ”。

稳住大项目“压舱石”,精准谋划是前提。针对目前存在的重大项目储备不足,工业、基础设施、教育、文化等领域投资下滑等问题,必须立足昆明特色优势,盯住投资体量、科技含量、资源消耗、环境影响与城市特质契合度等研判因素,在精准谋划大项目上下功夫,精心选择适合昆明发展的大项目,精准谋划引领昆明高质量发展的大项目。只有立足昆明发展实际,做到与昆明特色和优势相契合,项目才能做大做强;只有符合国家投资政策方向,紧紧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两新一重”、民生短板等领域进行谋划,项目才能“顶天立地”。因此,要想稳住大项目“压舱石”,就必须做到精准谋划大项目,不论是基础设施建设大项目,还是高新技术产业大项目,都要有利于解决昆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有利于推动昆明科技发展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改善以及发展空间拓展;要以昆明有限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发展效益,使昆明的发展更好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时代要求,使每一个市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和满意度。

稳住大项目“压舱石”,精准引进和建设是关键。对于大项目储量不足的昆明而言,在精准谋划大项目的基础上扩大大项目的增量是关键一招;再好的大项目,只有引进来、建设好,才能发挥应有的效应。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新形势下,昆明市不断推进招商引资创新,通过网上推介、线上洽谈、“云招商”“云签约”大力开展“屏对屏”招商,大项目引进取得显著成效。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昆明大项目的储备不足、引进困难的问题依然存在。要破解这一难题,既要整体联动引进大项目,高度重视大项目,使人人都清楚:今天的大项目就是明天的大产业,今天的高质量投资就是明天的高质量发展,而大项目就是“六稳”的“压舱石”,就是“六保”的“助推器”,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发力点”;更要不断优化昆明营商环境,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中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主动服务、创新服务,加大油门、开足马力,拿出实招、攻坚克难,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大项目落地落实,把服务保障大项目建设作为“第一重点”,把协调解决大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作为“第一任务”,把服务大项目建设效果作为检验干部队伍能力和作风建设的“第一导向”,抓实重点行业、重点县(市)区投资,加快重大项目进度,强化要素保障,抓好重大项目,稳住大项目“压舱石”,为实现昆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为打造昆明未来竞争新优势夯实雄厚根基。

(作者为博士、副教授,本报特约评论员)

培育新兴产业增长点         

溪 瀛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使得本该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变成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役。新冠肺炎疫情在短期内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全国各地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身处经济转型关键期、深化改革攻坚期、社会矛盾凸显期的昆明,同样面临着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推动经济社会有序发展的艰巨任务。

面对疫情带来的深刻变化,培育新兴产业“增长点”,成为各地有效应对疫情影响、提振经济的关键举措。疫情期间,以宅消费、网络诊疗、在线教育、智慧交通物流、智慧文旅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新动能。

今年上半年,昆明在培育新兴产业方面铆足干劲、下了真功夫。3月,国内首个省级区块链中心在昆明挂牌,同期发布全国首个省级层面的区块链溯源商品码;6月,昆明市公共资源交易区块链服务平台“昆易链”上线,成为全国首个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全流程运用区块链技术的城市;7月,云南省首个区块链+住房专项维修资金管理系统上线运行,并开出全国首张区块链电子票据;上半年,全市市级单位迁移上云数量由47家增加至51家,市级自建业务系统上云率100%;8月,市政府印发《昆明市关于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明确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等重点领域,实施“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工”,建设1000家以上智能工厂或数字化车间,培育100家以上“互联网+协同制造”示范企业……

昆明之所以敢于在培育新兴产业的道路上大步迈进,根本底气在于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昆明电力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大数据中心、5G基建、云计算、物联网等对电能需求和气候条件要求较高的新兴产业。再者,昆明毗邻东南亚国家,对南亚东南亚国家经济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作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昆明具备把全域旅游过境地转化为目的地的基础条件。此外,昆明本地高校及科研院所集中,聚集了大量科技型、创意性人才,为打造数字创意新业态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撑。

尽管成绩可喜、发展优势明显,但我们也要看到昆明新兴产业面临的堵点、痛点和难点。当前,昆明经济总量不大、发展速度不快、工业基础不强、政府服务不优、民营经济活力不足的现象仍然十分突出。此外,新兴产业制度建设、监管手段和支持政策仍有待完善,特别是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亟待提升。 

针对上述问题,昆明应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新兴产业的核心位置,集中精锐力量,重点突破关键领域和卡脖子环节。具体来看,要重点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问题:一是从优化制度供给、提升创新能力、加强要素支撑等方面,加强政府治理能力建设;二是从树立新理念、重视新基建、打造新场景等方面,为市场主体提供“城市机会清单”;三是从培育产业聚集区、培育市场主体、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进一步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治理能力突出,市场支撑有力,新兴的昆明更加可期!

(作者为硕士,经济分析师,本报特约评论员)

激活转型发展动力源           

刘 淼

站在发展的关键节点上,刚刚闭幕的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明确,为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圆满完成,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开放合作,激活转型发展“动力源”。全会的这一要求,显然是市委对当前昆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精准研判,为下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

激活转型发展“动力源”,要增强改革落实力。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说到底是要在把昆明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开放优势加快转化为发展优势,激发内生动力的同时,更好地利用外力。为此,就需要深入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大改革力度,完善改革举措,加快取得更多实质性、突破性、系统性成果。例如,由于地理条件独特,昆明在花卉、茶叶、咖啡、高原特色农产品、中药材、有色金属等方面历来占据市场优势,那么为了进一步培育品牌、强化特色、开拓市场,有必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要素交易中心,吸引国内外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向昆明深度汇聚。

激活转型发展“动力源”,要增强创新驱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增强创新驱动力,一方面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不管是坚持自主创新还是开放创新,都离不开一个完善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既包括前期的研发投入,又包括后期的成果应用,其中又以人才资源为重中之重。因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创新主动权。昆明要立足自身特色优势产业,搭建好创新平台,建设好人才梯队,不但要聚“天下英才尽入吾彀中”,而且要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激活转型发展“动力源”,要增强开放竞争力。开放能带来竞争与活力,能创造巨大的发展机遇,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昆明虽处于祖国的西南边陲,但却具有“边疆的内地,内地的边疆”的区位特点,一直是辐射全省、连接全国、通向东南亚的前沿中心城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潜力不小。特别是当前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的建设,是促进昆明深度融入国家开放战略、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重大机遇,也是昆明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的重大机遇。对此,我们要构建开放发展新格局,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着力打造昆明创新开放新高地。

激活转型发展“动力源”,要增强环境吸引力。众所周知,良好的营商环境具有“洼地效应”,哪里的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走、资金就往哪流、项目就在哪建。尤其是在当前经济运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优化营商环境,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是社会共识。今年以来,为了提振企业来昆投资信心,昆明积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接下来,昆明需要继续提升行政效率、减少办事环节、降低制度成本,为高质量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作者为硕士,本报特约评论员)

打好决胜小康组合拳         

朱静雅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同时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中国人民千百年来“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梦想将得以实现。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成果能否得到人民的认可、能否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才是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乡亲们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因此,在决胜小康的过程中,必须以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来跑好“最后一公里”,打好决胜小康的“组合拳”,谱写好新时代更华丽的新篇章。

打好决胜小康“组合拳”,要内外共赢。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云南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是我国西南边陲重要的开放窗口。昆明要建成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必须要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内外共赢为目标,在共享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的同时,有效实现自身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的幸福安康生活。

打好决胜小康“组合拳”,要城乡融合。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要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农村始终是工作的重点,是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时必须啃下来的“硬骨头”,必须解决的根本性问题。与此同时,小康是城市与乡村共同的小康,城市也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中不能忽视的一个环节,城市与乡村无疑是共荣互补的关系,要发展乡村,也必须繁荣城市;要振兴乡村,也必须兴旺城市,让两者之间融合发展,走共同富裕之路。

打好决胜小康“组合拳”,要民族同步。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在决胜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要将所有民族的利益需求都考虑在内,不允许有任何一个民族掉队,也不能有任何一个民族脱离其外。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所有民族、所有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因而建设小康社会的成果也应当是各族人民共同拥有、共同分享。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年初在云南考察调研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尤其是对偏远落后地区的少数民族同胞,更要加大惠及力度,让所有民族能同向而行、同心同德。

打好决胜小康“组合拳”,要防治共举。在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不断蔓延的情况下,全球经济下行,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更以此为借口,威胁着我国的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面对这些复杂的情况,我们应当主动出击,加强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强化社会中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在防范重大风险问题对小康社会造成的影响时,主动建立起思想上的防线,让全民族、全国人民都可以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树牢“四个意识”,以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来维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中已取得的成果,绝不允许任何势力破坏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

(作者为云南财经大学讲师、云南大学在读博士,本报特约评论员)

织牢基本民生保障网           

李 涵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带来挑战。越是面对压力挑战,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只有织牢基本民生“保障网”,把疫情对民生的影响降到最低,才能确保人民的基本生活稳定,稳住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盘。

织牢基本民生“保障网”,要以就业为先。应当根据就业形势变化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通过调整政策力度,减负、稳岗、扩就业多措并举,抓好社保费阶段性减免、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就业补贴等政策落地,针对部分企业缺工严重、稳岗压力大和重点群体就业难等突出矛盾,因地因企因人分类帮扶,提高政策精准性。要鼓励低风险地区的农民工尽快返岗复工,采取“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服务。要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解决个体工商户尽快恢复营业问题。要加快推动线上登记失业和申领失业保险金,确保失业人员应发尽发、应保尽保。要注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统筹做好毕业、招聘、考录等相关工作,让他们顺利毕业、尽早就业。

织牢基本民生“保障网”,要不忘困难和弱势群体。受疫情影响,如何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极为重要。织牢困难群众的民生底线,让他们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最重要的是运用保障和救助资金等措施,扩大低保和失业保障的范围,通过强化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让有条件的地方适当提高价格临时补贴标准。对患者特别是有亲人罹难的家庭要重点照顾,安排好基本生活。对因疫情在家隔离的孤寡老人、困难儿童、重病重残人员等群体,要加强走访探视和必要帮助,防止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要统筹做好其他疾病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做到急重症患者救治有保障、慢性病患者用药有供应、一般患者就医有渠道。

织牢基本民生“保障网”,要着力帮扶中小企业。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要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打通人流、物流堵点,放开货运物流限制,确保员工回得来、原料供得上、产品出得去。区域之间要加强上下游产销对接,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要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快在建和新开工项目建设进度,加强用工、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资金和政策性金融,优化投向结构。疫情对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些传统行业受冲击较大,而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的成长潜力。要以此为契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织牢基本民生“保障网”,要切实维护正常生活秩序。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疫情之下的民生保障,是最大的政治、最暖的民生,必须要硬起来、实起来。民生最直接的就是保障好老百姓的“一日三餐”、稳定物价。疫情直接影响居民收入,再叠加物价上涨因素,部分群众基本生活面临的困难可能增多。要落实“米袋子”省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保障主副食品供应。要密切关注疫情对市场供求的影响,做好居民生活必需品保供调度,防止物价过快上涨。保持疫情期间基本民生服务不断档,鼓励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业有序恢复营业。

(作者为本报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