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新路子:寻甸羊街376贫困户当上股东

17.04.2017  09:32

股东朱老芬正在采摘香菇。

临近中午,寻甸县羊街镇甸心村村民朱老芬拎着一篮子刚摘好的香菇走出云南万盛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的大棚,准备回到一公里外的家中休息。在这个香菇采摘的时节,她几乎每天都来这家位于寻甸县羊街镇的企业打工。

除了每个月2000元左右的打工收入外,朱老芬家还是这家公司的股东,到今年9月入股满一年后,他们家将得到12500元股金保底12%的分红,即1500元。“这可比过去到处打零工好多了。”朱老芬告诉记者,12500元股金并不是自己出的,而是当地政府的产业扶贫资金。

就在朱老芬忙活了一个上午的大棚外,挂着一张蓝色的小卡片,上面标注着各家的简单情况,包括产业名称、姓名、人口、务工收入、入股资金、分红资金、菌棒数、联系方式等内容。在云南万盛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这样的小卡片共有70张,其背后是70户当上股东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这些不过是羊街镇探索产业扶贫之路的一个缩影。通过“贫困户+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的合作模式,羊街镇70个贫困户当上了云南万盛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的股东,181户成了云南海潮集团听牧肉牛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125户当上了寻甸振焜科技养殖有限公司的股东。风险由企业承担,贫困户坐享分红。

党支部牵头成立种养殖合作社,把全体享受产业扶持的贫困户纳入合作社成员,贫困户与合作社签订入股种养殖合作协议,再由合作社统一与帮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每年保底分红10%—12%,以确保贫困户有长效的增收渠道。”羊街镇副镇长昌云波说,如果把产业扶贫资金一次性发给村民,钱用完了之后可能又会返贫,而采取这样的模式,不仅没有风险,还可以学到技术,得到分红,贫困户的积极性大为提高。

不仅如此,当地政府还引导龙头企业与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根据贫困户家庭情况及发展条件,并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和需要,采取土地流转、订单种植(养殖)、协议收购、技能培训、劳务用工等多种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引导专业大户与贫困对象签订帮扶协议,采取提供种苗、技术指导、管理服务、保底收购、基地务工等多种形式,帮扶贫困户掌握实用技术和发展门路,发展种植、养殖、加工等产业,实现持续增产增收。

贫困户的增收渠道多了,脱贫之路也就越走越宽了。(昆明日报 首席记者殷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