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脱贫攻坚唱响“云南声音”

13.03.2016  09:49

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和民生项目,要向贫困地区倾斜”、“深入开展定点扶贫、东西协作扶贫,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扶贫脱贫是硬任务,各级政府已经立下军令状,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脱贫攻坚的安排部署,字字如金,切中要害,对于处于追赶跨越的云南来说,如同打上一针“强心剂”。重重利好让带着使命而来的住滇全国政协委员鼓舞和振奋,思考和交流,奔走和呼吁。10余天来,推动脱贫攻坚、建设全面小康的“云南声音”,响彻在每一个驻地和会场,凝聚在每一件提案字里行间。

11日,中共界别举行小组讨论,话题围绕脱贫攻坚展开。罗正富委员就如何做好精准脱贫作了专题发言。“当前,边境一线贫困群众的脱贫,是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的最大困难。”罗正富呼吁,要落实扶贫政策和资金,整合力量,更加有力有序推进这些地区的精准扶贫。要通过多种形式深入调查,弄清致贫原因,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实施“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方略,促进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边疆民族贫困地区不仅承担着‘生态卫士’、‘环保卫士’的职责,还要尽守土固边的义务,明明守着‘金山银山’,却要天天戴着穷帽子。”8日,民族界别联组会议上,丰卫祥委员在发言中疾呼:“全面小康一个地区都不能落伍,是该举全国之力帮扶他们的时候了。”情真意切、发自肺腑的声音,深深感染着现场每一个人。他建议,对边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要制定差别化的政策,在资金配套等方面给予倾斜。要推广独龙江乡整乡推进整族帮扶经验,借鉴援藏、援疆对口帮扶模式,全力整合资金力量推动精准扶贫。

要高度注意和防止玩数字游戏、靠数字脱贫的苗头和倾向。”无论是在提案还是会议发言中,只要一有机会,焦家良委员就会呼吁:精准扶贫不能靠“数字脱贫”。他说,在考核问责等杠杆作用下,一些扶贫干部缺乏对贫困群众的感情投入,缺乏对扶贫工作的责任担当,没把精力放在如何科学施策和精准用力上,而是在扶贫中玩起文字和数字游戏。“不仅折腾了贫困群众,更伤害了人民对党和政府的感情!

要用脚步丈量‘贫情’,用真心分析‘贫因’,用真情寻找‘富策’。”肖燕委员的声音回荡在教育界别讨论会场,她抛出的问题引起大家思考和共鸣:“年年扶贫年年贫”的怪圈为什么依然存在?“输血式”扶贫怎样向“造血式”扶贫转变?肖燕认为,扶贫干部缺乏感情投入、工作作风不实等原因,不同程度造成了“纸上扶贫”、“电话扶贫”、“喇叭扶贫”等现象,她呼吁:扶贫干部要深怀感情、深入群众,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扎下根子,摸清真贫之情、深挖致贫之因,施以真扶之策,确保精确滴灌、精准脱贫。

祁德川委员也在民族界别组讨论中建议,大力推进边疆少数民族脱贫攻坚,需要国家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既要加大资金和项目投入,又要加大政策和感情投入;既要推动中央现有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又要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的实际困难和矛盾,研究制定更有力的扶持政策。

本报记者 陈晓波 尹瑞峰 程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