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述摘编》读懂中国反腐的铿锵愿景

13.01.2015  19:20

  中纪委五次全会1月12日开幕。就在前一日,中纪委官网通报:《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出版发行,其中许多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论述摘编》由中纪委、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共分9个专题,收入216段论述,摘自习近平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的讲话、文章、批示等40多篇重要文献。(1月12日《新京报》)

  “凡腐必反,除恶务尽。”习大大的反腐语录,以拉家常的清新话语体系,表达了严以治吏、严以治权的铿锵决心。从道德防线到制度笼子,从严明党纪到巡视制度,从阐明形势到厘定任务……9个专题、216段论述,构架起全党准确把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充分认识其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保持政治定力,坚定立场方向,聚焦目标任务,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引向深入的崭新思想理论体系。

  如果说,十八大以后的中国反腐实践是民心大戏,那么,反腐理论及治权思想则是这出戏的导演。数据显示,十八大以来,中纪委调查的中管干部已达99名,其中省部级及以上官员接近60人,有副国级官员,亦有军队高层。一个共识毋庸讳言:习近平十八大以来关于反腐倡廉的论述,尤其是在中纪委二次全会、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确定了新时期我国反腐的“总方向”和“路线图”。也正是在上述反腐方向和反腐战略指导下,中纪委书记王岐山提出“通过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的部署。2013年全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172532件,处分182038人,中纪委立案调查的中管干部就达31人。

  这是廉政反腐战略中的“实干兴邦”,更是锻造中国梦吏治澄明的重要篇章。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中国经济新常态上遭遇的“三期叠加”,社会转型面临的困难与矛盾不比“三期叠加”简单。腐败,正是全面深改面对的最大深水区与最铁硬骨头。打虎拍蝇,尤其是随着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等人落马,民众看到了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个中逻辑很简单,用习近平的话说,“不是没有掂量过。但我们认准了党的宗旨使命,认准了人民的期待。”不久前,习近平在1371字的新年贺词中两度强调“反腐”——这也是20年以来国家主席新年贺词中首次出现“反腐”一词。“高举反腐的利剑,扎牢制度的笼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里,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查处一个,有腐必惩,有贪必肃。

  当此语境下,《论述摘编》起码具有四重价值:一是构建起新时期中国反腐的理论系统。大时代呼唤大理论,所谓“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对反腐斗争与顶层设计有着清醒的认识,关键节点才不至于迷失方向,不至于泥足深陷在无谓的争执与瞻顾中。二是深刻总结近年反腐败的经验与成就。譬如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指出:“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从理论中寻求制度化、常态化、科学化的反腐之路,这是廉政建设的必修课。三是凝聚能量,增益全社会对反腐败的共识与信心。中纪委官网摘选的33段论述中,第一次公开发表的论述达20个。譬如去年10月23日,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讲话中对反腐形势的分析,谈到了“塌方式腐败”问题。发狠话,说实情,为的就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让公众看到国家对腐败问题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方向。四是稳固预期,为反腐制度与行动打开民意通道。从八项规定到反四风,从主体责任到追逃追赃,越是反腐进入关键期,越是要强化公众对腐败危害的认识、强化党员干部对反腐的共识。明白晓畅的《论述摘编》,既是党员干部的道德教科书、法治警示录,更是民情民意的白皮书,是权力正本清源的和煦清风。

  《论述摘编》是一种理论,更是一扇窗口,在这里,世界能读懂中国反腐的铿锵愿景,国人能读懂反腐进程的坚实足音。(邓海建)

编辑:廖拓溪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