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肥水流入博南大地

07.05.2015  10:04

农技人员正在分析化验土壤样品。  (通讯员 万国仙 摄)


      □ 通讯员 苏字承 钏志鑫
      时下,走进永平农村,连片的核桃林嫩芽缀满技头,生态茶吐露出肥厚的新叶……这是永平农业科技人员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这把“金钥匙”带来的成果。
      永平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业是传统产业,也是主导产业。“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道出了施肥对于庄稼的重要性。农业生产中的种植业离不开肥料使用。特别是现代种植业生产更是与科学施肥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是长期以来在农业生产肥料施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科学的现象,许多农民由于盲目施肥,使土壤“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导致“瓜不甜、果不香、菜无味”,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008年,永平县被农业部列为中央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县。从此,博南大地的21147.13公顷耕地迎来了按需施肥的春天。
      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永平县政府成立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领导组,成立了耕地地力评价领导小组和技术专家组,县农业局成立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技术实施组和技术专家组。同时,制定了每一位小组成员的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将每一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人,真正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为了顺利实施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让群众真正理解并接受新事物,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永平县以细微之处入手,不遗余力,采取各种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发动,共举办县级培训班9场次,培训技术人员510人次,到各乡镇、村开展专题技术培训175场次,培训乡镇村骨干18100人次。共计开展科技赶集宣传77次,县广播电视宣传71次,黑板报、墙报宣传155期468版,举办核心示范区培训224场次,共培训农民约6.8万人次,发技术资料10.8万份,建设永久性大型标志牌3块,制作测土配方施肥信息公示牌87块,覆盖全县所有乡镇、村。
      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指导”五个环节开展十一项工作。自2008年以来,共实施完成“3414”田间肥效试验45组,校正试验45组,实施同田对比测产点120个,2+X试验4组,微肥试验4组,马铃薯氮肥总量控制试验1组、白菜有机肥试验1组;采集土样3400个、调查农户3400户;推广配方肥2366万公斤,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07.6万亩次。
      化验分析是项目实施的核心工作,是把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所不可缺少的环节。借助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永平县已于2010年投资22万元改建化验室206平方米,配备3名农艺师为专职检测人员和2名高级农艺师为测试分析人员。2011年永平县正式开展土壤样品化验检测工作,截至2014年12月县级共化验土样2682个18287项次。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的实施,在农业生产上提出增施有机肥,推广应用“控氮、稳磷、增钾、补缺素、调酸改土”测土配方施肥综合技术措施,达到了预期目标。通过项目耕地地力评价得出,我县21147.13公顷耕地地力共9个等级。同时永平县还构建了《永平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形成《永平县域耕地地力分级图》、《永平县域耕地养分图》。通过对试验示范数据的分析,为下一步建立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可靠的依据。
      与此同时,永平县还大力兴办示范样板田,搞好试验示范,让农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位于永平县龙门乡李子树村白水场村民小组的云南龙叶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专门种植秦艽、重楼等中药材,2014年永平县将其列为2014年测土配方施肥中药材核心示范基地,有针对性地补助配方肥30吨。
      为稳定推进粮食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探索和总结集约经营,提升粮食生产的标准化和效益,促进粮食持续增产,确保全县粮食安全,项目实施中永平县高度重视引导发展专业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截至目前,全县共有种粮大户192户,其中有3户种粮大户先后受到省级以上表彰奖励,龙门乡石家村施志凌就是其中之一,2012年他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种粮大户。
      通过项目的实施,广大群众的施肥观念、施肥方法有了很大改观,“测土配方、科学施肥、节本增效、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不断增强;尤其是通过分级培训、田间试验、建立高标准示范田等措施,使广大群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们通过察看,对比,实地感受,逐步认识到了配方施肥、合理施肥、科学施肥的重要性。摒弃单施、过量偏施氮肥的传统施肥习惯,实现以田地定产、以产定氮的科学施肥新观念,既减少了投资成本,节约了肥料,又提高了粮食产量,实现了节本增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