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二维码带着鸡飞

18.04.2016  18:17

  一个地道的农村孩子,大学毕业选择回乡,投身“”时代,念好“”字经,做足“”文章——大学生村官王蛟虎带领深山群众筑起一条别样致富路。近段时间,在昆明市盘龙区金刚寺旁开了一家不起眼的散养土鸡直销分店,但让人“扎眼”的是:只要扫一扫那挂在鸡脚上的二维码,就能了解到这鸡的整个饲养过程及生长环境。附近的昆明市民大都习惯了早早地下定单,不然铁定没货。吃鸡的人不一定要知道养鸡的人,但赚了鸡钱的人肯定忘不了带着他们养鸡致富的人,他们时常念叨着这个名字:王蛟虎——昌宁县鸡飞镇澡塘社区大学生村官。
   结缘“”字念“”经
  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小时候很向往城市生活,总感觉外面的世界比农村好,于是小时候有个理想——好好念书,走出大山,到大城市闯出一片天地。为了这个理想,他比别人努力,比别人勤奋。从高中到云南农业大学,他担任过学生会主席、学生辅导员,获得过国家奖学金和大学“十佳年度人物”、云南省“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等殊荣。他曾经做过苦工,也曾自己创过业……他是同学眼里的佼佼者,是老师眼中的骄傲。毕业时,有让多少人梦想的国企找他签过合同,眼看他儿时的理想就要实现了,然而,20多岁的他却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吃惊的选择——回家当村官!
  “我生于农村,是农村的土地养育了我,那里才是我最需要感恩的地方,我要带领父老乡亲用‘农’闯出一片新天地。” 王蛟虎坚定着自己的选择。
  怀着对“大学生村官”这一新鲜名词的好奇和带着服务农村的愿望,在众人的不解中,2011年9月,王蛟虎如愿考上大学生村官,回到家乡鸡飞镇澡堂村。
   那份“”重于“
  2013年5月,王蛟龙当选为村总支副书记。他很清楚,在机会和舞台的背后,更多的是责任和挑战。特别是去年以来,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启动,他自己联系了6户困难群众,怎么帮助他们寻找一条脱贫致富的最佳路径?王蛟龙不断地在思考实践。面对当地群众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生产方式单一、土地退化严重、生产力有限等若干问题,合适的路在哪里呢?经过多方考察,他觉得现在大部分城里人越来越看重绿色健康食品,对饮食的质量越来越重视,而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散养的土鸡市场需求量很大,于是他萌生了一个想法——林下养殖生态土鸡。向镇党委、政府汇报这一想法之后,上级组织很支持他的想法,并鼓励他牵头带领群众一起干。经过精心组织策划后,他很快就成立了“昌宁县飞鸡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为消除群众顾虑,他决定自己动手做给群众看,从农户手里流转了200余亩山林,率先养殖2000多只生态土鸡种。他的信心感染了许多农户,他们相继参与进来。王蛟龙深知,带着群众致富,这个责任很沉、很重。他把这个责任落实到具体生产中,通过合作社采取统一种苗供应、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疫病防治、统一成品回收、统一品牌打造、统一技术服务“六个统一”与分户养殖有机结合,走“产供销”一体化的路子,让农户把最传统的养殖实现利益最大化。
   ”养“”销鸡展翅
  “小王,好样的。带领家乡的老农民用新科技发财了,加入他的团队,我们养鸡不愁销,有保障。我家从去年8月到现在,养鸡收入就增加了2800多元。”家住鸡飞社区后山村民小组的许建学说道。
  去年8月到现在,王蛟虎自筹资金20多万元,建盖了土鸡孵化场和鸡苗脱温棚等。完善了基础,年轻的心更想着飞腾。他把微店、网店等现代方式引入到合作社的销售环节,面向二线城市、高端市场开发销售,并租赁仓库、店面作为货物流转点和直销点,从而实现选购和配送一体化。通过批发走量,薄利多销,缓解销售压力,降低饲养成本。先后筹资在昆明开了两个直销店,建起了微信公众平台,然后把合作社的每一只鸡都“挂牌”,牌子上的二维码可以扫出每一只鸡的生长环境、生长周期、出厂地、饲养员等。这样一来,为土鸡插上了“”翅膀,价格也攀升到每公斤70多元。现在,合作社不断壮大,已有社员138户,山林围栏面积2050亩,养鸡30000多只,实现销售总额30多万元。
  “我们专业合作社今年养鸡要达到50000只以上,每天要有蛋3000个以上,并逐步开办体验农庄,不断拓宽销路,让家乡父老多赚点钱。” 王蛟虎信心很足, “我坚信,几年下来,家乡父老的生活一定会改变,一定会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