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安置模式订制扶持良策 开发式移民的“红河实践”

03.07.2015  12:07

改革创新水利水电移民安置模式,整合项目、资金,为移民群众量身订制专属的扶持良策,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开发式移民的“红河实践

干净整洁的移民新村

省级金融机构支持红河州重点项目建设 签约15个,融资协议金额达476.18亿元

2014年12月8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景圣村村民罗玉珍第一个领到了新房钥匙,她迫不及待地请施工队铺好地砖,到县城置办新家具,高高兴兴地搬进宽敞整洁的新居。“全得移民项目,我家终于圆了住房梦。”看着一楼一底的小别墅,她连说了3个满意:“房子价格便宜、工程质量过硬、交通条件优异。

自2006年《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实施以来,红河州移民开发局秉承“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方针,加快推进“美丽家园·小康库区”建设,围绕“1234”工作思路(即确立“一个目标”、完善“两大机制”、建设“三个库区”、狠抓“四项工作”。“一个目标”:让移民群众与全州人民同步实现全面小康,“两大机制”:长效发展机制、阳光运行机制,“三个库区”:小康库区、美丽库区、平安库区,“四项工作”:抓项目、抓管理、抓稳定、抓活动),使一片片库区、一个个安置点成为水利水电移民的幸福美丽新家园。

观念之变

既保障移民的生活安置,更注重生产致富

5月30日,记者一行在弥勒市章保村委会见到了久益村村民姜伟,“久益村的村名就是为了纪念1991年搬来的日子,没想到,现在我们村又发生了新变化,年轻人到附近的工业园区打工,家家住进小洋楼,公共道路硬化到家门口,电线、光缆、通讯网络全部入地,将来还要建污水处理设施呢。”老姜的眼里满是藏也藏不住的欣喜。从山区迁到坝区,再从农村快速融入新型城镇化,久益村在国家、省级移民扶持政策的接力带动下,成功实现“二级连跳”。

淳朴的老姜,仅是红河州开发式移民工作中的5万多受益者之一。

红河州的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起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当时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制约,在“重工程、轻移民,重搬迁、轻安置”的建设条件下,移民安置显现出区域性、综合性、复杂性“三性叠加”问题,为现阶段的移民扶持增加了不小难度。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红河州把能源产业开发列入全州发展战略,伴随水利水电事业驶入快速发展轨道,随之而来的是,保障和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显得更加突出和紧迫。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政策要求,红河州结合实际出台了《红河州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州移民开发局主动转变观念,与各级各部门密切协作,形成合力,把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既保障移民的生活安置,更注重他们的生产致富,在国家移民补偿政策上让移民实得,在各项支农政策上让移民先得,在后期扶持政策上让移民多得,尽最大努力服务移民安置和发展需求。

4月23日,2015年红河州移民开发工作会在弥勒市召开。站在久益村建设现场,州移民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布红向与会干部进一步阐述“观念之变”:担今日之责,偿历史欠债,一定要以时不我待的决心,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以产业建设、移民培训、扶贫解困为抓手,多环节、多渠道促进移民增收,加快小康库区建设进程。

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已向世人作答——截至目前,全州累计实施扶持项目313个、安排后期扶持项目资金2.6亿多元,完成水利水电移民搬迁安置52302人,移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28元,较2010年的3966元净增2062元,年均增幅达13%,辐射带动周边49万各族群众,超额完成移民搬迁安置和投资的各项任务,移民开发正成为廉政工程、阳光工程、群众满意工程。

模式之变

让有限的扶持资金实现效率最大化、效用最优化

红河州移民工作涉及部分大多为老水库移民,主要分布在蒙自、弥勒、泸西、建水等11个县市的77个乡镇,369个村委会、1065个村小组,大部分移民来自偏远山区,生活水平低、底子薄,当地财政也不宽裕。移民发展资金是一大难题,钱从哪里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结号。州移民局顺势而为,乘势而进,突出战略导向和问题导向,科学谋划,全面深化移民开发体制机制改革,着力以改革的思路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

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让有限的移民扶持资金实现效率最大化、效用最优化,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这是州移民开发局在改革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最有效做法。

在全面落实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州移民开发局加强与发改、财政、交通、国土、住建、农业、林业、水利、扶贫、环保等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按照“统一规划、作用互补,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高效整合资金和资源,完成了住房建设、道路交通、水利设施、文化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一批高原特色农业、大棚蔬菜、规模养殖等富民产业培植,政府、社会、市场多维联动的大扶持格局正在形成。

2013年,红河州启动以“房、村、镇、城”建设改造提升为主要内容的“宜居红河、美丽家园”行动,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居住问题入手,实现以房惠民、以房带产、以房聚财、以房扩需、以房促变目标。州移民局搭上“美丽家园”建设的快车,抢抓机遇、迅速行动,一个个移民新村脱颖而出——

建水县勐曼傣族移民新村,投入移民扶持资金300万元,带动“美丽家园”行动资金215万元,群众自筹等其他资金3700万元;弥勒市久益村移民新村,总投资2800万元,移民扶持资金仅198万元,“美丽家园”行动等其他资金188万元,群众自筹等其他资金2414万元;蒙自市永宁移民新村,移民扶持资金700万元,市政府从各种渠道筹资4030余万元……

打通融资血脉,注入源头活水,带来的变化不只是数字,更是鲜活的故事。

午街铺镇杨柳坝小组组长邢永能指着院里的生活设施一处处讲解:“2003年建房时,政府给了抗震安居补贴1万元;2006年,清洁能源项目落地,修沼气池,安装沼气灯、灶都没出钱;通到家里的硬化路、自来水,还有活动室都是移民扶持资金建起来的。”更让他期待的是,“果权证”马上就可以拿到手了。自去年泸西县深化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成功后,县里将把移民新村作为第二批推广地区,“有了证就可以到农村信用社办贷款,到时候,我扩大高原梨、桃子种植规模的资金,就不愁了。

发展之变

实施精准扶持变输血为造血、化资源为产业

田野凝绿、远山含翠,大青树点缀其间,嗡嗡蜂蝶在绿荫下飞舞,盛夏的元阳县大沙坝移民新村,宛如一幅炫目的水彩画。“移民搬得出来是基础,关键还要稳得住,能致富。”南沙镇党委书记李忠亮说,依托大沙坝的自然风光和热带果园,未来将在靠近河边的400亩滩涂上开展傣家乐、沙滩漂流等旅游项目。

在大沙坝群众的眼里这个目标实实在在,因为政府的扶持实实在在。

借助红河州百万亩高原农业示范区入选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契机,番茄、韭黄、葡萄、高原梨、有机蔬菜、枇杷、石榴、洋芋等特色项目区在弥勒、泸西、蒙自、建水等县市的移民新村里,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

全州5万多移民被列为精准扶持对象,“一村一策、一乡一品”制定产业发展方案,逐村逐户建档立卡,实现定点扶持和结对帮扶全覆盖。

州移民开发局副局长潘建祥表示:“突出到村到户的精准扶持,实施差异化、个性化帮扶方案和措施,实行‘订单式’扶持,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提升了土地产出率,增加了移民收入。

改变的是生活,留住的是乡愁。

蒙自市永宁彝族花灯传习馆里,过去与村民相依相伴的渔罩、船桨、渔帘、渔箩兜静静地陈列在展厅里,长桥海的浪涛缓缓拍打着岸边,村寨中龙树浓密的枝干遮天蔽日。如果不是参照湖心小亭,村支书林锦东已经很难指认出老房子的确切位置。对于林锦东和乡亲们来说:曾经,乡土难离;如今,美丽幸福新家园正阔步走来。

永宁村,是宝地,发展快,有名气;爱国家,爱集体,跟党走,志不移。”说话间,传习馆里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这是移民的歌声,也是移民和库区人民的心声。

记者 李树芬 彭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