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备区助力昆明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04.11.2015  23:19

    日前,全国双拥办对昆明的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进行调研督导,对昆明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过程中积累的典型经验和特色亮点给予充分肯定。

    昆明素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双拥工作已成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张名片,先后6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今年以来,昆明更是紧紧围绕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总目标,以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引领“双拥”工作创新发展。

    “参加驻地重点工程建设54个,执行重大任务87次,支持扶贫助民项目15个,建立扶贫助民点23个……”翻阅昆明警备区“双拥”工作记录本,一组组翔实的数据记录着部队对地方经济建设的大力支持。

     当好支援队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建设

    这些年,警备区部队在驻地“富民工程”“希望工程”等各类经济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积极支持、勇当先锋。针对所属部队驻地大多位于县、市、区的实际,广泛开展以“党委挂钩互建、支部结对互帮、党员携手互助”为主题的共建活动;将援助地方教育事业作为联建帮扶的重要内容,先后帮捐资上百万元,为寻甸县尹武完小赠送学习用品,改善办学条件,支持近百余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为推进昆明生态文明建设,保护滇池水质,警备区牵头驻昆部队官兵和预备役人员用5年时间共完成了1万亩成片植树造林工程。市委常委、昆明警备区政委方兴国介绍,警备区与驻地成立军警民联防队,每月走访地方安全局、公安局、驻地周围村镇,定期召开军地协作会,分析安全形势,聘请地方安全信息联系员,制发军地协作信息卡……

     当好护卫队为地方挽回经济损失2亿多元

    近年来,警备区部队着眼担负应急处突任务,先后探索建立了应急救援建制化专业力量,组建了国家级防汛抢险救援队和市级森林防火、抗震救灾、应急通信、核生化防护等应急救援分队。3年来,先后参加抢险救灾100余场次,派出兵力2万余人次,为地方挽回经济损失2亿多元。

    火灾、地震、汛情……在昆明季节性自然灾害频发的现实面前,警备区部队坚持把提升核心军事能力与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相融合,科学统筹,合理分配所属部队担负应急任务。

    2013年7月19日,昆明市受强降雨影响,城区出现内涝,交通几近瘫痪。警备区接到支援命令后,奉命投入抢险,冒雨连续奋战10多个小时,先后出动兵力840人次,转移救助群众2500余人,搬运受灾物资30余吨。同年年底,十年一遇的大雪突袭昆明。昆明长水机场跑道大面积积雪结冰,150多个航班被迫取消,2万多人滞留机场。昆明警备区接到地方政府的救援请示后,数千名官兵和民兵预备人员,闻令而动,火速赶赴长水机场展开救援,持续鏖战3个多小时,将机场跑道的冰雪全部清除,恢复了机场航班起降。

     当好“代表队” 把群众利益高高举过头顶

    “演习中,凡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必须做到事前有协调、事中有跟进、事后有赔偿,处处为民着想、以民为本。”针对部队演习对演习区域内群众生产生活可能造成的影响,警备区政委在演习前的部署态度鲜明、立场坚定。

    2014年8月3日,鲁甸突发6.5级地震。灾情发生后,警备区党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首长机关、东川、嵩明、寻甸、预备役通信团545名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连夜奔赴灾区。经过13个昼夜的连续奋战,先后从废墟中搜救伤员17人,转移受灾群众700余人,排除险情23处,拆除危房262户、728间;修建2000平方米直升机停机坪,打通了空中生命线,完成了11个架次约15吨救灾物资运输及分发任务。

    “双拥”情为本,军民爱更高。据了解,近三年来,警备区部队未发生过一起严重军民纠纷,增进了部队官兵与驻地群众的感情,展现了警备区官兵的过硬作风和良好形象。(昆明日报 记者李双双 通讯员张军)

编辑:范皛责任编辑:徐婷
首付
首付  首付【表情】【表情】万买地铁三室准现Zhifang.com
去年云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1%
云南省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保持优良,云南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全年未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Zhi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