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粮仓今胜昔——全市经济转型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10.01.2015  01:41

   连续7年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基地,加快推进基地向适宜区集中,打造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800余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达到4亩。
  截至2014年,全市培育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45户,利根茧丝绸加工生产规模居全省第一,昌宁红生产规模及品牌影响全省第一,全国最大的肉食品加工企业雨润集团在昌宁投资建设的福润肉类食品加工项目投产,香菇种植和产量达全省第一。
  昌宁红、云潞咖啡、高黎贡山生态茶、笑果果等29个农产品成为云南省名牌农产品,在市场上走俏,保山小粒咖啡、昌宁核桃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高黎贡山”获国家驰名商标认证,“十里香”核桃、善洲牌香菇走向省外市场,品牌影响逐步增强。
  2014年,保山粮食生产再创佳绩,实现“十一连增”……
  这一系列骄人成绩的背后,见证了我市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特色路径。
  保山是“滇西粮仓”,云南的粮食主产区、国家24个产粮大市之一。多年来,我市并没有满足于“滇西粮仓”的成绩,没有止步于小富即安、小进则满,而是根据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基地,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
  变则通,通则久。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市走出了一条充满地域特点的高原特色农业之路,使农业产业化水平持续提高,昔日的“滇西粮仓”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早在上世纪末,光山村村民罗永均困惑不已:山间气候湿润,田间土地肥沃,自己年轻力壮,为什么种了十几年粮食,却连一辆自行车都买不起?
  罗永均是昌宁县温泉镇光山村农民,家里的6亩田地种过水稻、亚麻、包谷、烟叶,“能种的粮食都折腾了一遍了,还是收成不好,日子越过越不济。”温泉乡副乡长禹晓宁介绍,那时的光山村人均纯收入才900元,在全乡倒数第一。
  与罗永均同样困惑的是龙陵县龙山镇河头村村民饶万保,“辛辛苦苦种的粮食,能解决全家老少的温饱问题,但田地就那么多,你不可能一亩种出一万斤粮食来,单靠种植传统的作物奔小康难上加难。
  罗永均与饶万保的困惑,也是整个保山农业发展瓶颈的缩影。
  农业种植结构单一,大多农户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比重低、比例小,缺少经济作物的种植,很难实现富农强农。种植粮食只能解决吃饭和温饱问题,但解决不了农民富裕问题,农村的第二产业和第三场产业是短腿,拖了农业的后腿。没有第二产业,就造成农产品深加工不足,缺少龙头企业带动,就没有农业的集约化发展。农民只能困在土地上,种地卖粮,附加值太低,形成恶性循环。
  实现农业产业化,要加快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中工业经济的比重,要把农村第二产业做强,把农村的三产做大,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结构合理了,农业才能得到良性发展。
  如何发挥保山的资源优势,挖掘农业潜力,发展产业基地,让农民抱团走市场,打造一批叫得响的品牌,保山砥砺前行。
  近年来,我市着力构建和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大力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和生物产业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快发展。
  通过多年努力,目前我市茶叶种植面积居全省第四位,总产量全省第三位;昌宁红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产量、产值在全省位列前茅;高黎贡山生态茶庄园建设顺利开工,将有力推动茶叶迈入发展快车道;“极边乌龙茶、珍稀白茶、紫娟功夫茶、凤溪玉叶”等茶叶品牌进入浙江、福建、广东等高端茶叶市场销售,“昌宁红、永昌红”红茶出口到欧洲市场;高黎贡山茶叶淘宝网一年销售300多万元,成为保山农产品电子销售业绩的排头兵。蚕桑种植面积、产茧量、总产值稳中向好发展。利根丝绸有限公司目前仍然是全省蚕桑产业唯一的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产品远销欧美市场。蚕桑产业推广的省力化活动蚕台、方格养蚕新技术使用率全省第一,蚕种繁育能力30万张,全部实现蚕种自主供应。
  2013年冬天,部分省外城市遭受冰雪低温灾害,保山冬早蔬菜价格高位销售,西红柿、辣椒、无筋豆、黄瓜等冬早蔬菜畅销国内大中城市,成为菜农的“钱袋子”。
  石斛、红花、茯苓、续断、滇龙胆等中药材种植发展较快,并初步形成规模。美洲大加工提取的“心脉隆”注射液投入生产,并在北京、江苏、南京等大中城市医院推广使用。
  目前,外地市场对保山农特产品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一批有影响的产品直接进入沿海发达地区,直接进入超市,直接面向消费者,一些产品产销两旺。同时,农业产业化也带动了土地流转,推动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随着小粒咖啡庄园、“昌宁红”茶味庄园等一批具有保山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业精品庄园正在抓紧规划和建设,标志着我市现代农业庄园建设全面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