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病儿童救助项目再启动 云南红河36名患儿将免费“补心”

15.05.2015  11:44

在蒙自开展筛查

专家对术后患儿进行复诊

继去年12月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42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免费“补心”后,本月12日,中国卫生法学会爱心使者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救助项目在红河州再次启动。济南军区总医院的专家们对弥勒市重获“”生的患儿进行了术后复查,大部分已全部治愈,少数还需服药继续辅助治疗;而经过筛选,蒙自市、绿春县的36名先心病患儿也将获得救助。

通知37人 有16人错过免费救助

12日,结束了上午的复诊,专家们下午便赶到蒙自市人民医院,对蒙自贫困家庭先心病患病儿童开展会诊与筛查。来自该市各乡镇的患儿家长逐一排队进入临时筛查室,济南军区总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乔彬及其团队拿出听诊器和超声仪器,对疑似患儿的心率和心跳进行排查。21名患病儿童经过会诊与筛查后,最终9名先心病患儿确诊需手术。据了解,相关部门事先已通知了37名先心病贫困患儿,但当天只有21人在家长带领下来到医院接受筛查。余下的16人,就此错过了此次免费救助,也或许因此错过了治愈的机会。

13日,筛查工作在绿春县再次展开。据了解,此前,4月20日至5月8日,绿春县在各级中、小学、托儿所、村委会对26436名0~14岁儿童进行了先期筛查,建议专家组复查的有30例。最终,专家对前来的38名患病儿童进行会诊与筛查后,最终确定了27名先心病患儿前往济南军区总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接受治疗。

高原地区,先心病发病率相对较高,我们将继续扩大项目覆盖范围,建立长效的帮扶机制。”中国卫生法学会副会长吴崇其说,为了方便各位患病儿童到济南就医,除了免除医疗费用外,患者往返机票费及食宿等费用也将予以帮助,真正让贫困患儿家庭“零负担”。

原本几万元才能看好的病,这次不用花一分钱?”患儿豆豆(化名)的父亲赵先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毕竟这对于全家年收入只有几千元的家庭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讯。他激动地说:“这个救助项目给了我们全家希望!

据介绍,此项目是由中国卫生法学会和云南省委宣传部争取到的2015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的重要项目——爱心使者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免费救助项目,旨在帮助云南更多贫困家庭先心病患儿得到及时救治,重获健康。

别让孩子的心因贫困而停跳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先心病患儿在第一时间实施一次性康复手术,一般术后住院康复期只需要7天左右,但很多家庭错过了时机。近年来,专家前往大理、怒江、红河等地区展开免费筛查时发现,很多患儿家庭都很贫困,长时间无法进行手术。在此过程中,很多地处偏远的家庭由于不知道任何救助信息,缺乏申请意识,因此错失了机会,甚至出现弃婴之痛。

一方面,对于贫困先心病患儿,目前社会已搭建起多项保障措施。另一方面,仍有部分贫困患儿家庭,因为对政策缺乏认知或是信息不对称而致使公益短路,无法惠及全民。

接受记者采访时,吴崇其说,在对先心病患儿救助方式上,不同的爱心基金补助标准略有差异。但贫困家庭患儿在“新农合”等医保报销之外,大部分能通过救助获得帮助。一般的先心病手术费用平均在四五万元,可以获得免费手术;部分复杂先心病费用在10多万元,能得到很大一部分的减免。

他因此呼吁相关部门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加强宣传,送服务到每个对象户,让群众尽快享受到好政策,别让孩子的心脏因贫困而停止跳动,要让更多贫困患儿能够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