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踏雪

10.12.2014  13:45

      □ 王灵峡

      2014年的第一场大雪,10月末不期而至,苍山披白,别有风情。11月2日,我与“深度户外”的28位登山爱好者,仰雪慕雪,深入苍山腹地,脚踩积雪,垂直爬升到海拔4092米的苍山小岑峰主峰。穿过世界之最的苍山电视差转台,横走于苍山之巅的背后,穿越苍山十九峰之一的小岑峰、中和峰、龙泉峰,完成了此行的“苍山踏雪”之旅。

      我们一行是早上7点30分坐车从下关原财校出发,从三塔倒影那条路上的苍山。大约10点20分到达3200米的苍山。此地有一个垃圾处理点,在大理古城便能远远看到,是大理市海拔最高的垃圾处理点。从这里步行2公里多,垂直高度才347米,用了近一个小时,到达“思飒亭”,这是此行第一段,因弯道多坡大,走得很累。领队说他爬过多次苍山,从未见过今天这样好的天气,看来我们运气不错。因为天气好,我站在这里,能清楚地远望山的上方大理电视台,山下的大理坝子,远方的洱海,还有海东山顶变幻莫测的云海。随后,到达海拔3670米的“烟雨亭”。在这个不知建于何时的古老亭子前面,有一块牌子,上面写有如下的字:“前方已有勇者留下过生命,请原路返回”,牌子四周全是白雪。28位登山爱好者看后,一个也没有退缩,因知道此行最艰辛也最美丽的景色就在前方。

      从此地开始,路上全是白雪,不过道路不是太难走,我们行进在冷杉林的雪地上, 除了脚印什么都没留下, 除了照片什么都没带走。由于体力透支,28人的队伍拉开了距离,我与一对父女同行,发现这位47岁的父亲比他14岁的女儿,还能爬山。另有一对父子,儿子7岁,是此行最小的登山者,也是唯一的一个孩子。爬山过程中,父亲总在前方不远处为他拍照,儿子一个人背着自己的小包爬行,几次跌倒又自己爬起前行,不哭也不闹,他的表现让所有同行的成年人佩服不已。后来我知道,他叫严乙博,刚上小学一年级。平时就喜欢爬山,这次苍山下了今年第一场雪,父亲决定带他参加这次全为成年人组成的“苍山踏雪”活动,让他领略苍山的险峻秀美,也是一次锻炼他的机会。这位年轻的父亲对我说:儿子是第一次爬这样海拔高又下雪的苍山,许多人质疑是不是太小,行不行,但我心里有数,他一定行。我与这个可爱的孩子并肩而行,爬到大理苍山标志性植物——冷杉林后,在那棵“迎客松”前留影。此时,先期到达,高兴地在雪地里脱衣烤太阳的朋友,已经开始午餐,有带炒饭的,有带干粮的,有带水果、零食的,大家分享着吃,熟悉的、不熟悉的朋友,同行登山中都成了朋友。吃完饭后疯狂照相时,已分不出年纪,28个成年人,个个像孩子般天真烂漫。那位7岁男孩还认真地用手,在白雪上写下自己的名,冰雪消融后他的名字将与雪水化为溪流汇入洱海,多好的纪念。

      我们一行在海拔3950米的雪地一阵疯狂后,又继续向海拔4092米的苍山电视台进发。看着近在咫尺的苍山电视台,走起来却很困难,这小段路真心累啊!特别是慢慢接近电视台的那段S形路,每走一步都不容易。但这也是一段风景很好的路, 阳光下的雪,洁白明亮,天上的云仿佛就在头顶,海东的山全变小了,洱海也没有平时看见的大了。由于体力的原因,我与那位男孩落在队伍的最后,在众人齐呼“加油!”的鼓励声中,最后到达终点——海拔4092米的苍山电视台差转台。站在这样的高度,远眺大理山水,那种只有身临其境才会有的感慨油然而生。

      我们在此地进行停留休整后,继续向洗马潭迈进。这虽说是一段下山的路,但因地上有雪海拔高,天气开始变冷,从大风丫口俯瞰洗马潭,感觉很近,可走起来却很艰难。在那段最险峻的下山路上,地上的雪被前面的人踩踏后形成冰,很滑,掉在队伍后面的我,不知跌倒过几次,但还是顽强地爬起继续前行。此时,前方工作人员用对讲机喊话:“必须急走,务必于4点前到达洗马潭栈道北边的入口处,否则栈道将关闭索道也关闭,只能步行下山。

      我看表只有40分钟,可那已在眼前的栈道,走几个弯还未到达,一个与我一样跟不上队伍的人说把屁股坐到雪地滑下去,这样会安全一些;领队说如果你非要直走,必须采新雪,这样可避免或减少滑倒的次数。两种方式都尝试性的用后,我发现前者速度快一点,但太冷,后者因踩的是新雪,掉进鞋里的雪把袜子全弄湿,很冷,于是还按踩脚印的方式下山,那根登山杖下山时起了很好的作用,我终于在4点差10分时冲到已有人把守的栈道口。那一刻,超越自我的喜悦,让我高兴地与同行者相拥欢呼。

      此行中,站在山顶,低头观到的苍洱风光与大理田园景色,抬头仰望色彩斑斓的流动云朵,平视海东山顶上云与天的相连,还有与白雪亲密接触的6个小时,以及一路的艰辛与欢歌,让我感受到“苍山踏雪”的快乐与幸福。也许明年、后年、再后年,我还会在这样的季节到苍山踏雪观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