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十八溪:大理的一道生态文明风景线

04.12.2014  12:38

      □ 通讯员 李世奇

      关注洱海水质的人们发现,今年的洱海水质较去年更好,这其中有气候等客观原因,也有洱海保护治理力度加大的主观努力,而苍山十八溪治理对洱海水质的改善更是功不可没。

      “如果说伟岸的苍山是大理人民的‘父亲山’,清澈的洱海是大理人民的‘母亲湖’,那么,十八溪就是连接苍山和洱海的纽带,它既是洱海水之源,又是一道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长期从事水利工作的大理市水利局局长杨泽民深情地说。

      苍山十八溪是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理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苍山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洱海海西保护的重点对象。苍山十八溪不仅灌溉着山下的万顷良田,哺育着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民,也是洱海水补给的重要水源地。然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及人民群众用水需求不断增长,苍山十八溪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水生态环境恶化、无序取水现象严重等问题日益突出,水资源面临的形势日趋严峻。尤其是近年来大理市连续遭遇四年干旱,苍山十八溪流入洱海的水质和水量逐年呈下降趋势,不仅给洱海保护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而且给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严重地制约了大理生态文明建设。

      严峻的形势向人们敲响了警钟,治理保护十八溪就是保护洱海、保护苍山、保护我们的家园。在州、市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2013年底,一场由大理市水务局牵头的保护治理十八溪的战斗打响。为使十八溪治理保护实现科学化、法制化,确保工作长期性、稳定性、持续性,市水务局经反复征求各方意见、召开听证会,制定出台了《大理市苍山十八溪水资源管理办法》,为苍山十八溪保护治理提供了一把“利剑”。同时,联合相关部门和人员组织实施了大理市苍山十八溪无序取水专项整治,针对苍山十八溪范围内未办理取水许可或未按取水许可规定取用水资源、缴纳水资源费并完善计量设施的取水点进行专项整治;同时,还开展了大理市主要入湖河道排污口综合整治工作及用水单位计量设施安装工作,切实提高了用水效率,增加了入湖水量,改善了入湖水质。

      为有源头活水来,涓涓溪流归大海。如今,通过一年的努力,苍山十八溪保护治理已取得初步成效。相信不久的将来,十八溪定会成为一张镶嵌在苍山洱海之间、展示大理自然风光的亮丽生态文明建设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