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GPS船舶可视化导航监控系统助力救助一起船舶境外触礁险情

05.06.2015  02:04

2015年4月21日20时许,中国西双版纳籍干货船旭东9号上行至老缅界河挡石栏上滩滩头触礁搁浅,船舶前舱进水、无法正常行驶,且遇险区域没有手机信号覆盖,无法和外界取得联系。船舶急需外部力量救助其脱险,否则如遇水位涨落,险情将会迅速恶化,会导致船体断裂沉没,将造成包括船舶在内的直接经济损失近400万元。

此时恰逢由思茅海事局组织“基于北斗/GPS的国际边境河流船舶可视化导航监控管理系统研究”课题组在进行北斗卫星船载终端安装和系统联调试运行工作。本课题研究成果“复杂情况下国际边境河流应急通讯与救援指挥系统平台”正在24小时不间断监控全江船舶动态。遇险船舶旭东9号立即触发北斗卫星船载终端求助报警,并通过终端短信功能上传遇险信息。

西双版纳海事局关累海事处值班人员第一时间收到求助信息并确认后,立即启动相关程序并上报,局领导指示根据系统提供的定位和求救信息,立即组织救援力量展开救助行动。

西双版纳海事局利用该平台系统搜索遇险船舶附近水域有无中国籍船舶,在确定附近无船舶航行的情况下,紧急协调在缅甸索累码头、老挝班相果码头的中国籍船舶前往救助。最后确定由停泊在关累码头的缅甸籍货船新华2号空船下行以及通过北斗通信卫星系统紧急调遣距离旭东9号最近的龙鑫8号满载货船上行前往事故地实施救援,同时要求遇险船舶旭东9号利用北斗终端与西双版纳海事局保持联络,随时报告船舶情况。通过该系统平台了解到该船总体平稳,但无法自行脱浅。船上人员平安,该船前货舱干舷仅剩20厘米,除前货舱大量进水及前货舱货损严重外,其它舱室正常。该船已搁稳在礁石上,但如果在一定时间不进行驳货和没有外力救援的情况下,险情将进一步恶化,甚至导致船舶沉没。

2015年4月22日,新华2号到达索累港,集结23名搬运人员前往现场救援。15:00时新华2号率先到达事发地展开救援工作,开展了排除货舱进水、拔货、堵漏等一系列救援工作。海事局指挥人员通过北斗监控平台密切关注新华2号航行的轨迹以及遇险船舶的情况。16:50时指挥部收到旭东9号报告,船舶已脱险,全船人员平安。16:58时旭东9号和新华2号共同返航上行。于19:35时择地安全靠泊。

经统计,旭东9号前货舱破损严重,货损60多吨,经济损失约80万,全船人员平安。本课题研究成果“复杂情况下国际边境河流应急通讯与救援指挥系统平台”在本次旭东9号遇险事件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直接挽回150吨成品白糖及10吨皮质拖鞋,价值约150万元,加上船舶的价值,共计挽回经济损失约300万元。

救援整个过程有力的证明了:科研成果稳定可靠,海事局组织救援工作措施得力。整个事件从旭东9号船舶出险报警到海事局组织救援力量施救直至船舶完全脱险,均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信息传递和救援指示下达,基于北斗/GPS的国际边境河流船舶可视化导航监控管理系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基于北斗/GPS的国际边境河流船舶可视化导航监控管理系统研究”是交通运输部2013年批准立项研究的信息化技术研究项目,云南省航务管理局为第一承担单位,由思茅海事局和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具体承担技术研究工作。本课题研发了包括北斗-AIS一体式船载终端、应急通讯与救援指挥系统、移动船舶监管系统在内的多套系统和样机并取得了相应的专利和著作权。云南省港航投资公司和云南水运信息科技公司利用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委托上海普适导航技术有限公司定制生产了的100套B级船载终端已经在澜沧江国际运输中国籍船舶上安装了近60台。

本系统也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云南省第一个业务化运行的平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思茅海事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双版纳海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