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一位在滇老人60载的光荣与梦想

20.10.2016  00:35

李登瀛的航天创业荣誉证书

  “这是您曾经干过的航空建设事业。

  93岁的李登瀛听着这话,看着手机上那张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升空的照片,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确实,这跟他有关——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首批建设者之一,火箭最能勾起他的回忆。

  在昆明居住了45年的李登瀛,脑海中又回荡起了60年前,参与建设中国航天事业的那些事情。

  深山里的神秘基地

  刚进入试验站,李登瀛并没有意识到,他将参与的是我国探索尖端科技的大事业。

  60年前,北京市的西南方向,距离城区30公里的一个不起眼的山村里,建起了一个秘密基地。它是航天部(前身为第七机械工业部和国防第五研究院)在北京建设的一个火箭地面试验站,也称“一零一站”。它是我国第一个液体火箭发动机、组合件和全弹地面试验的基地,“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担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

  研究院刚刚建立,急需招兵买马,当时在军委防空军政治部青年部工作的李登瀛被纳入其中。首批召集的工作人员只有38人,火箭试验站改名为“第七机械工业部一分院一零一站”后,李登瀛担任了政治部主任。

  刚进入试验站,李登瀛并没有意识到,他将参与的是我国探索尖端科技的大事业。这也与当时的工作环境有关——因为涉密,试验地很神秘,保密工作做得十分到位。

  试验站不大,地处一条山沟里,周围长满密集的酸枣刺。零星的村民已被移迁到了其他地方。试验站内共有七八个工作车间,密布岗哨。为了做好保密工作,每个车间佩戴的证件都以不同的颜色区分,某一种颜色的证件只能进出相对应的车间,内部人员很难互相交流各自车间的工作、进度。同事们也很少攀谈,常常埋头做自己的事。这一切,都是为了保障机密资料和数据的安全。

  当时,国家掌握的航天技术基本为零。钱学森带着从国外学习的先进知识回国,建立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开辟了我国的航天领域,也标志着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诞生。

  其实,连李登瀛的长子李晓东都弄不清父亲的具体工作内容。他只是记得,父亲长时间不在家。每到周一就会有车将父亲接走,周六又有车将他送回来。生活在同一大院内的孩子都知道父母工作可能与航天有关,但具体做什么,并不清楚。

  “有一年国庆,或者是春节?我父亲值班,带我去过一次实验站。”李晓东回忆,他发现,父亲的工作环境令人感觉十分压抑。“大家都不怎么讲话,谁也不知道谁是干什么的,甚至不会打招呼。

  虽然工作辛苦,环境不如意,但李登瀛记得,基地的伙食不错,可以吃“中灶”,有肉有菜,营养丰富。国家物资匮乏时,这些顶尖领域的工作人员依然有良好的生活保障。“总理给批了条,特许军队去野外打黄羊来吃。”黄羊拉回到研究院工作人员居住的大院里分,每家能分到半只。

  作为工作人员,李登瀛的证件可以出入各车间,但专业技术方面的事,他从不插手。

  李登瀛还记得,研究院成立初期,一批来自苏联的技术人员也来指导科研工作,后来因种种原因,所有的样品和图纸又被那些回国的技术人员全部带回苏联去了。经过试验站试验合格的产品,都通过火车运往大西北的基地,择机发射升空。

  说到“两弹一星”的元勋钱学森,李登瀛印象深刻。“作为院长,他(钱学森)以身作则。每当工作中出现问题,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查找原因。钱学森回到北京时,李登瀛在场,见钱学森和妻子以及两位秘书从车站走出,衣着朴素,远远看上去,同其他普通人没什么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