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基石建伟业 ——写在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十)

19.09.2015  19:16

    “阿达西(兄弟),你们就要走了,到我家再吃一次饭吧,我们不想让你们走。”听说住村干部们要走了,巴楚县多来提巴格乡玛依仓村村民纷纷拿着核桃、鸡蛋、馕等来到村委会送行,100多位村民还自费租了两辆大巴车,赶到20公里外的火车站,挥泪送别自治区政协住村工作组……

    自从2014年3月“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启动以来,这样感人的场景经常会在新疆基层出现。“访惠聚”是一个窗口,透过它,我们看到了自治区党委对基层工作的高度重视,为夯实基层基础呕心沥血,殚精竭虑。

    自治区成立以来的60年,是新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发展的60年,特别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的五年,自治区党委立足新疆的特殊区情,牢固树立“基层兴则新疆兴、基层稳则新疆稳”的理念,始终重视基层、加强基层、服务基层,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为促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屋建瓴重基础

    新疆作为欠发达的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并存地区,历史欠账较多,整体发展水平落后,特别是在基层,各种问题相互交织、复杂敏感。

    郡县治,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疆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稳疆兴疆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基层工作,提出了“民生优先、群众第一、基层重要”“重视基层、加强基层、服务基层”等一系列新理念,采取了一系列强基固本的重大举措,筑牢服务群众、维护稳定、反对分裂的坚强战斗堡垒。

    继实施“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整顿软弱涣散基层组织”“四知四清四掌握”等系列强基固本措施之后,2014年3月,自治区党委一声令下,全疆各地各部门立即行动,上下一心,全力推进,1万多个“访惠聚”工作组,肩负着自治区党委的重托,满怀对各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奔赴最基层、最前沿、最需要的地方,开展住村工作。为期三年的“访惠聚”活动抽调20万名机关干部赴基层,工作内容覆盖发展稳定民生全部事项,涉及范围之广、干部规模之大、工作要求之细开创了新疆党建工作之先河。

    为做好基层基础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率先垂范,重要问题亲自研究,重大任务亲自部署,重点工作亲自督导。

    “现在喀什207个‘五无村’,330个软弱涣散村要切实做到一心一意谋稳定,聚精会神抓党建……”今年1月9日,自治区党委首次以专题会议形式开展地州市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张春贤现场逐一点评了14位地州市党委书记的述职,指出问题,督促整改。

    在自治区主要领导的带动下,自治区党委常委直接联系重点县,地州市党委领导联系重点乡,县市区领导联系乡镇和软弱涣散村,把强基固本作为重要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层层落实任务……

     强基固本出实招

    今年1月15日,自治区党委召开“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表彰动员大会,107名同志胸佩红花,接受了表彰。他们由于在住村工作中的优秀表现被提拔使用。

    喀什地区商务局正处级调研员、住喀什市乃则尔巴格镇古勒巴格村工作组组长夏瑜说:“我仅仅是做了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自治区党委便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和更大的信任,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工作,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夏瑜是自治区党委“三个不吃亏”用人导向的直接受益者。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围绕强基层打基础,自治区党委推出了一系列强基固本、拴心留人的重大举措:坚持“三个不吃亏”用人导向,坚持“好事让基层组织办、好人让基层干部当”……提高了基层干部的政治地位,树立了基层组织和干部的威信,增强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壮大了基层党组织的力量。

    2014年,在“访惠聚”活动中,自治区财政和各级工作组多方筹集20多亿元资金,建设农村道路、电网改造、安居富民、水利设施、养殖小区等民生项目,解决了一批群众吃水难、行路难、用电难、住房难、看病难、增收难的问题。同时,自治区各级财政投入351.9亿元,用于补助基层组织工作经费、基层干部报酬待遇和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村级年运转经费普遍提高到了6.5万元以上,其中南疆达到10万元。

    可以说,近5年是新疆基层组织建设重视程度最高、投入力度最大、解决问题最多、成效最为显著的时期:

    新招录1万多名公务员充实到乡镇机关;

    300多名优秀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被选派到最基层,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1万多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当上了村官;

    7000多个基层文化活动室方便了村民们看电影、开展文体活动,1600多个基层服务中心便利了基层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凝聚人心;

    ……

    这几年,全疆各地村一级党支部普遍有威信了、腰杆硬了,有钱、有地方办事了;村干部责任意识增强了,收入增加了……

    自治区从上到下,形成了劲往基层使、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用的氛围和机制,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

     千锤百炼铸风骨

    做好新疆的一切工作,干部是关键。

    从绿苗吐芽到麦穗沉沉,从春耕农忙到瓜果飘香,“访惠聚”住村工作组与基层干部群众融为一体,甩开膀子做实事、扑下身子惠民生,全心全意为百姓排忧解难,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很多同志在住村过程中,思想受到教育触动、心灵受到洗涤净化、党性得到锻炼提升,天天与群众在一起,接了地气、去了官气,多了土气、足了底气。

    基层群众欣喜地看到干部作风的转变,纷纷竖起了大拇指,赞扬工作组干部“说话不靠书本子,工作不搞花架子,办事不摆官样子。”群众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党的优良传统又回来了!

    一年多来的实践已经证明,“访惠聚”工作是促进新疆科学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谐、夯实基础的重大治本之策,是改进干部作风、锻炼干部队伍的成功举措。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当下,新疆面临稳定发展的各项任务艰巨而繁重,面临“三期叠加”特殊历史时期等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情况越复杂、任务越艰巨,越需要加强作风建设,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提起伊宁县胡地亚于孜乡盖买村党支部书记李元敏,当地的干部群众没有不竖大拇指的。盖买村这样一个曾经5年换了4任村支书的“后进村”“空壳村”“集中整治重点村”,在李元敏的带领下,成了焕发勃勃生机的先进示范村。

    “我要顶起盖买村的一片蓝天,做一个为百姓说话、谋福利的人。”李元敏坚定地说。李元敏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自治区党委对新疆广大党员干部的谆谆叮咛和郑重托付。

    2014年,为了应对复杂局面,进一步拉近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治区党委又提出了“四强”干部的理念,指出新疆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做政治强、能力强、作风强、心力强的“四强”干部,要努力提高理解力、执行力、落实力。2015年,自治区党委又提出了“做具有新疆特色的好干部”重要理念,干部队伍建设在理念和实践上有了又一次创新。

    自治区党委“做新疆特色好干部”要求引发了天山南北各族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强烈反响。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一定要以自治区党委要求为标准,行动起来、示范起来,努力在本职岗位上践行党的宗旨,争做具有新疆特色的好干部。

    基层稳则全局安,基层强则全局兴。经过60年的奋斗,新疆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回望历史,更加坚定了各级干部夯实基础、稳固根基的决心,朝着建设社会主义美好新疆的目标大步迈进。(记者李行)

编辑:孙红亮责任编辑:徐婷
首付
首付  首付【表情】【表情】万买地铁三室准现Zhifang.com
去年云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1%
云南省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保持优良,云南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全年未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Zhi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