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自信 把握规律 推进检察文学创作发展繁荣

28.03.2017  09:45

云南省检察官文联文学协会成立一年来,准确把握职责定位,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以作品为根本、创作为中心,围绕服务检察、引领风尚,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在国家级、省级媒体推出了百余篇作品。新的一年,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联十大、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曹建明检察长的重要批示和中国检察官文联的部署要求,从四个方面下功夫、见成效:

提底气,增强文学自信。中华民族在悠久的文学历史中,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从新文化运动、新中国建设到改革开放,每个时期都留下了灿若星辰的文学精品。民族精神既体现在奋斗历程中,也体现在精神世界、伟大作品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浓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场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需要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文学协会是检察官文联的基本队伍,也是检察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要从中华文学宝库中汲取精华和能量,从时代发展要求、检察文化需要上增强自觉和自信,强化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把文学理想融入检察事业中,不做徘徊边缘的观望者、讥谗社会的抱怨者,不沉溺于个人的小悲欢,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梦想、肩上有责任、笔下有乾坤,写出更多反映时代、展现风采、陶冶情操、振奋精神的作品。

接地气,服务检察干警。文学创作的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贴近生活。脱离生活,文学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魂的躯壳、无病的呻吟。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激情和灵感,要用心用情观察生活,从身边的人和事中,体会人间的真情和真谛,感受世间的大爱和大道。要以源于生活的态度、高于生活的能力,对生活素材进行由表及里、去粗取精的提炼,创作有个性、有骨气、有神采的作品。不要沉迷于吟风弄月,要着眼于虚寒问暖,写检察干警的忧伤与欢乐、困惑与向往,写收获背后的付出、成绩背后的艰辛,如何在法与情、法与权的较量中坚守,把心理、性格、情感倾注笔端,将枯燥的办案写成生动的故事,增强群众对检察工作的认知和信任。不要把检察官作为“高大全”来写,要作为有血有肉的人来写,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这样的人物才有吸引力,这样的作品才有感染力。

鼓士气,提高创作质量。各位文学会员,介于检察人与文学人之间,承担着所在单位部门的工作,加入文学协会搞创作,意味着多了一份义务和责任。会员对于文学,仅有兴趣、爱好是不够的,还要有追求和抱负。检察官的办案经历、司法实践,给文学创作提供了生动素材、广阔空间。作品是立身之本,创作是中心任务。要克服浮躁心态,不羡慕虚华,不追逐热闹,静下心来搞创作。理事要多出作品,发挥好带头作用。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学创作全过程,在提高原创力、生命力上下功夫,在提高文化内涵、文学价值上下功夫,让作品更加精彩纷呈、引人入胜。要精益求精,防止粗制滥造,拒绝抄袭剽窃,用敬业的精神、专注的态度、踏实的作风,创作出更多高质量、高品位的作品。

树文气,加强阅读修养。文学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责,要把美好的情感、崇高的品格融入作品之中,给人艺术的享受、思想的启迪、心灵的震撼。文学要塑造人心,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文学协会是检察官文联的直属专业协会,会员除了有严谨的思辨力,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除了具有法律素养,还要加强文化修养,阅读文艺、哲学、历史等方面的书籍,积淀人文底蕴,提升审美情趣。要读懂、读透社会这本大书,用深邃的眼光观察现实,用真挚的情感体验生活,用艺术的灵感捕捉美好,创作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