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昭通脱贫攻坚】红色乌蒙战贫图

08.04.2016  10:43

历史的荣耀斑斓多彩,现实的窘困如影随形,攻坚的战鼓声声骤急。时下的昭通,格外引人关注。

到去年底,全市尚有贫困人口111.95万人,居全省第一;贫困发生率21.39%,居全省第三。贫困面大程度深,交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规模弱小、城镇化水平较低、教育发展滞后、生态敏感脆弱……如此的重负与重压,让昭通慢不得,也等不起。

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昭通市委、市政府坚定有力地发出了向贫困发起总攻的动员令,决战贫困,成为乌蒙大地的强劲旋律。

仅去年一年,全市就投入专项扶贫资金6亿元,启动实施了7个整乡推进项目和63个行政村、55个自然村整村推进项目,全市21.72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从今年开始,全市将力争每年减贫28万人以上。

用苦干实干的成效取信于百姓,告慰于乡亲,这份担当与答卷令人感奋。

签下“军令状” 铺开“作战图

贫困,总是昭通大地褪不去的底色,它与红色老区的荣光太不协调。

昭通地处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的腹心地带,全市11个县区中有10个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乌蒙山昭通片区特困县,集资源型贫困、素质型贫困、灾害型贫困等为一体。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攻城拔寨的关键阶段,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

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昭通没有退路。市委、市政府向省委、省政府递交“军令状”,向全市600万各族群众作出郑重承诺:2020年,要与全国全省同步迈入小康社会,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啃下硬骨头,底气何来?

昭通市委书记范华平用几个“前所未有”来概括:重视程度之高前所未有、资金投入之大前所未有、工作要求之严前所未有、动员组织之广前所未有。“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的机遇大于挑战!

在昭通市扶贫办,“作战图”一字排开,“时间表”一目了然:2017年,威信县摘帽;2018年,昭阳区、鲁甸县、镇雄县、彝良县、盐津县、绥江县摘帽;2019年,巧家县、大关县、永善县摘帽。到2019年85个贫困乡、825个贫困村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签订脱贫“军令状”,实行责任倒逼。市县乡层层压实责任,不摘贫困帽,干部就摘帽。被当地干部称为“史上最严”的贫困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等9个考核办法相继出台,上至省管干部、下至基层一线全部纳入考核。同时建立了每月报告、季度约谈、半年小结、年度考核工作机制。问责和激励双重机制的建立,考出了压力、考出了动力、考出了干劲。昭通市还定期由市委主要领导带队,组织各县区乡镇和职能部门到示范点、联系点进行现场观摩,以点带面强力推进。

脱贫攻坚工作千头万绪,必须抓住重点,找准突破口。革命老区镇雄、彝良、威信3县目前有贫困人口46.8万人,占全市的41.8%、全省的近10%。三地不突围,昭通难脱贫。目前三地脱贫攻坚专项行动计划已经编制完毕,行动计划完成之日,便是老区脱贫之时。

时间表上的小节点,折射出基层百姓的新变化。记得去年9月,范华平冒雨走进昭阳区靖安镇大耆老村,就脱贫攻坚问需村民。建档立卡贫困户张仁伟脱口而出:最想建新房!

对身有残疾、收入不高的张仁伟而言,建新房谈何容易。没想到仅仅几个月过去,多年来触不可及的梦想竟然一朝实现。“全靠政府补助和提供的贷款,我自己筹了1万多块,就盖起了新房子,好日子越走越近了!”春日暖阳下,张仁伟笑得格外舒心。更多像张仁伟这样的农户梦想成真,正是得益于昭通市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好政策。 

找对“药方子” 拔掉“穷根子

这些天,大关县金海村村民项红生终于松了一口气。再过不久他就能从现在居住的山头搬到半山腰。多少年来,顶着裂了一半的危崖生活,他成天提心吊胆。

过去怎么不搬?

到处都是山,往哪搬?

今年,昭通全面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十三五”期间,计划易地搬迁6.5万户25万人。越来越多的项红生搭上了这趟“脱贫快车”。

从易地扶贫搬迁到修路、架桥,仅金海一个村,正在开展的项目就有25个,规划资金达4300万元。全市的投入就更为可观。昭通市明确提出今年专项扶贫资金投入要比上年增加4倍以上,并逐年保持较大增长。这对昭通而言殊为不易,因为目前全市对上级财政的依赖程度高达86.4%,排在全省第二。

行政支出减,扶贫投入增。全市压缩行政经费开支5%全部用于扶贫,同时充分利用项目撬动金融资金,运用农发行、国开行等信贷资金加快发展,仅易地扶贫搬迁全市就争取到信贷资金80.15亿元。

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在全市2.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同区域致贫原因、贫困状况千差万别。以脱贫攻坚为统揽,昭通市制定了脱贫攻坚、交通先行、产业培育、新型城镇化、教育兴昭、生态文明6大战略,对准致贫原因各个击破。其中,通过打响交通建设五年大会战,全力实现县县通高速,机场、高铁、港口建设同步推进,“大交通”格局日渐成型,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车刚驶入威信县双河苗族彝族乡,目之所及全是红绿错落的林木在茂盛生长。曾经的荒山荒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村民们植下的4800亩林木。林木产业见效后,每亩将为村民带来上万元收入,成为走向小康的“摇钱树”。

既要坚定信心,更要创新思路。按照中央“五个一批”要求,昭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劳务输出就业脱贫一批、探索资产收益脱贫一批、灾后恢复重建脱贫一批”等“5+N”战略。全市还分门别类制定教育、产业、金融支持等专项行动计划,确保每一个战略都有实施路径和有力支撑。去年,昭通市对3.1万名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技术技能培训,实现劳务输出146万人,每年可带回务工收入264亿元,人均收入1.8万元。

新思路催生新举措,新举措带来新成效。劳务输出大县镇雄将对全县36万名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整体培训,加快劳务输出脱贫步伐;昭阳区从今年起拿出80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对贫困学生进行补助,扶贫先扶智;鲁甸县通过恢复重建实现基础设施改善、产业发展。各县区结合自身实际,瞄准“靶心”精准施策,把脱贫攻坚各项措施一一落到实处。

干部“上前线” 群众“唱主角

有问题,找老主席。”这些日子,水富县太平镇盐井村村民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老主席”便是当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袁朝坤,曾在太平镇担任过人大主席。去年底,57岁的他接到通知当天就进了村。

我来自农村,出身农民,临近退休只想为贫困群众办些实实在在的事。”袁朝坤诚恳而朴实。 4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带领工作队员走遍了盐井村,确定脱贫思路,还牵头成立土鸡养殖协会,发展起68户会员。

事多事难显能力,大事难事看担当。目前,全市825名党员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1263个挂钩联系单位、3.7万名干部奔向扶贫开发第一线,省市县乡6296名队员、929支驻村扶贫工作队深入贫困地区。干部冲在一线、干在一线,实现了贫困村、贫困户帮扶全覆盖。

没有一平方公里平地的大关县,干部上山、群众下山,让易地扶贫搬迁顺利推进;彝良县实行扶贫工作目标管理,季度检查、半年通报、年度考核、责任期总评,层层传导压力;盐津县在全县推广“摘掉贫困帽,挂上五星牌”“摘帽挂星”公示制度,产生明显激励效应。

基础夯实、产业发展,曾经沉寂贫瘠的土地悄然而变,更大的变化反映在思想观念上。

几个月前,说到“电子商务”,大关县甘顶村的村民们不仅“一头雾水”,还心生抵触:“摆在路边都卖不掉,用个‘网’就能卖了?”没想到,“触电”短短几个月,村里的野生猕猴桃竟然卖到了北京、上海,价格从过去的每市斤1元涨到了10元。如今,全村有200多名群众接受了电商培训,村里的土特产陆续“上线”走出深山。

干部给力,群众发力。更多的基层群众,在脱贫攻坚中“唱主角”。

威信县院门口村村民熊明松主动让出自家2亩多地建设村内广场,“党和政府花大力气帮助我们,为了脱贫,这地说啥都得让!”在他的眼里,一条更加敞亮的大道真真切切。

类似的例子在如今的昭通太多太多。镇雄县旧府街道办脱贫攻坚指挥部门外,一副大红的对联十分显眼:思发展大家共奋斗,谋脱贫你我齐上阵。

掩映在大山深处的威信县水田镇湾子苗寨,绿树红花环绕着古色古香的苗族民居,一拨拨省内外游客慕名而来。这个古老的苗族村寨,在整乡推进项目实施后得到了新生。脱贫攻坚,正让越来越多的湾子苗寨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巍巍乌蒙、红色老区,所到之处,这个春天展示出来的,是一幅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新美图景。

云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徐体义 谭雅竹 蔡侯友

首付
首付  首付【表情】【表情】万买地铁三室准现Zhifang.com
去年云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1%
云南省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保持优良,云南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全年未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Zhifang.com
云南高铁旅游城市联盟成立
楚雄、大理、红河、昆明、丽江、曲靖、文山、玉溪8个Zhifang.com